席透
1948年底,刘少奇同志在中央马列学院讲话时,曾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否则一些基础知识不懂,就没有共同语言。他在讲话中,引用托洛茨基的话。问到托洛茨基,一些同志很陌生,甚至一个同志听成“兔子吃鸡”引起了学员们的哄堂大笑。
如今,“兔子吃鸡”之类的笑话虽然少了些,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还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同志看着讲稿能凑凑合合地给职工讲话,但一脱稿就无话可讲,无理可说;还有一些同志一谈到历史、理论,就放“哑炮”或出现谬误。
有的同志曾说,我是“实践”型干部,只要好好干就行了,学习不学习并不重要。不错,列宁确实借用德国诗人歌德的话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但主要说的是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性,任何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实践,列宁的另一句话: “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运动”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的同志说,我是搞经济的,只要把“钱”抓到手,理论先靠边站一站。其实不然,在我国,经济工作本身,就是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指导的,经济工作运作规律脱离不了正确理论轨迹。反之,经济工作就会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