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庆
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溥杰在哥哥过世27年之后,于今年2月28日上午离别人间,中国末代皇室殒落了第二颗世人瞩目之星。
溥杰是1993年2月因气管炎住进协和医院的,没想到一病不起,从病危到去世,整整弥留了一年之久。
国家关心,亲朋顾念
去年旧历4月16日,是溥杰先生87岁寿辰。这一天,全国政协把一个硕大的生日蛋糕送到了他的病榻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子侄们为他送来了一个精美的大花篮,仿膳的一位老师傅,专门为溥杰做了一道宫廷名菜——芙蓉豆腐鱼丸子,他尝了尝,笑着说:“好吃,好吃。”精神显得很开朗。
在溥杰病重期间,国家领导人李鹏、李瑞环等曾专程到医院探望。溥杰的胞弟溥任、在京的几个妹妹和日本的亲友经常来看他。
溥杰的女儿三次从日本来京探望病危的父亲,每次一下飞机就直奔医院,总是泪光莹莹。协和医院为溥杰配备了3名特护,她们严格地控制着探视时间,生怕时间长了影响溥杰的健康。
勤奋工作,返朴归真
溥杰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文史专员。在他住进医院前不久,还带病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住院后,他仍念念不忘工作,委托秘书金子忠为他代理各种事务。溥杰晚年倾注全部精力撰写的回忆录《溥杰自传》已经成书,近日即将发行。这部回忆录包括了他在清末、伪满、民国和新中国各个时期经历的变迁,这是他为历史研究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溥杰爱好书法,幼时曾给末代皇帝溥仪当伴读,到了晚年,他的字体愈发圆熟、隽秀,行家认为他的字功力不凡。北京商界和文化界人士经常向他求字,他的字真可谓墨香四溢满京城,全素斋、同和居、台湾饭店,几十个新老字号都是溥杰所题。亚运会期间,他把在日本卖出的两幅字的得款150万日元全部捐赠给国家。
溥杰有一位跟随他十几年的保姆步翠英,步翠英介绍说:溥老平日对吃饭从来不讲究,家常饭菜他就满足了,而且从来不记得他专门点过做什么菜,就是住院期间,也不例外。国家曾一度要给他部长级待遇,但他谢绝了,他不要专车,只是出门参加重大活动时才打电话要车,会见亲朋好友,他就很少自己要车了。
溥杰的胞弟溥任和秘书金子忠—致认为,十年洗已革面后的皇族贵人溥杰,完全变成了—个返朴归真、知足长乐的老人,他对生活没有任何非份的奢求。善良仁厚,爱已及猫。
溥杰病重期间,还牵挂着他家里的一群猫。这些猫本不是溥杰所养,是从外面跑来的一些“无家可归者”,溥杰收留了它们,日子一久,就繁衍出一群小猫来,溥杰在病榻上还屡嘱家人要善待它们,不要让它们憾着。—些封人回忆说:曾经看见溥杰先生亲自挑鱼刺,他也泰然处之。
溥杰在病重时,还没有忘记给朋友题字,他给人题字,是有求必应,分文不收。住院前不管时间多晚,身体多累,只要有人求他写字,不论亲疏,他都倾心竭力为人家挥笔洒墨。他的—位部下回忆说,有一年大年初三晚上,溥杰仍在挥毫。
溥杰和领导们相处得很好,有时,小商贩把买卖做到了他的家门口,摊子都把他的门堵上了,他也不去干涉。
他的门口开着一个护国寺花店,他很爱花,当时他的夫人也很爱花,所以他常去店里为夫人买茉莉花和白玉兰,时间长了,就和店员熟了,去了总要坐下亲切地聊上—会儿,他还把一些店员做为贵客请到家中,请他们吃饭,为他们题字作画。
他的小院里总是客人不断。每次来了客人,他总是要保姆做些饭菜,恐怕客人饿着。他还常常关心他的保姆是否吃得满意。
弥留念女,父女情深
据悉,近一年来,溥杰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他患有心脏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前列腺癌胸椎转移等11种疾病,最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
溥杰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说话已相当困难,被问及家住哪里时,已不能做答。但在提及孩子时,他还能念念不忘地说:“我有—个女儿”。他的女儿说:“我的父亲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尊可敬的神。”
3月1日上午10时,他的女儿在北京家中向中外记者宣布了溥杰先生的遗嘱:其一,衷心感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卫生部领导的关心及身边医务人员对他的精心医护;其二,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将骨灰与夫人爱新觉罗·浩和长女的骨灰合葬在—起,然后分两部分分别安放在中国北京西山福团公墓和日本中山寺。溥杰先生临终还希望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关系世世代代保持下去。
回顾溥杰的一生,他有过皇亲国戚的殊荣,有过颠沛流离的痛楚,十年洗心革面,三十载再做新人,灵堂中赫赫“千古”二字为他的百味人生郑重地划上了一个句号。
(原载北京工人报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