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西安玻璃制品厂党政领导,在企业因亏损全面停产又迁建的较长时间里,对职工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以满腔的爱心责任感,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减轻职工思想波动,尽心尽力安排好职工生活,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全厂职工队伍稳定,迁建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该厂始建于1954年,有职工1700多人,为西北地区玻璃行业最大的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4825万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原、燃料价格上涨,再加上工厂夹在居民区,场地窄小,门前交通经常不通,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到1993年8月底,已累计亏损643万元,不得不报市经委全面停产。同年9月,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该厂与香港一公司签订了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合资兴建“泰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这样,该厂千余名职工将30个月无活干,等待新厂建成。稳定成了该厂的头等大事,也牵着市上领导的心。
面对职工的各种各样说法,该厂领导不乱方寸。厂里采取“软件”、“硬件”同时抓的方针,扎扎实实抓稳定求团结。首先解决思想问题。先后召开了党委民主生活会、全体党员会、三次职代会、三次职工与厂领导对话会等,让全体干部和职工就企业前途等问题畅所欲言。通过剖析本厂现状,以及全市经济发展的趋向和实行市场经济要求等,使大家认识到,合资迁建是符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只有企业迁建,才能有个大舞台发展,才能吸引外商投资。
与此同时,该厂使尽全力安排好职工生活。他们经与外商恳谈,由外商每月出借21万元,自己又筹得4万余元,确保了全厂600余名退休职工拿到全部工资,放假回家的近千名职工拿到总收入的70%的钱。厂领导还积极奔跑联系租赁和新建小厂,尽量使一些骨干职工在停产迁建期间有活干有收入,保证厂里“技术大拿”不流失,技术队伍不垮。还想方设法给职工办了过去想干而未干成的好事:为福利区装了烧开水锅炉,修建了自行车棚,增加了洗理费,为7号家属楼安装了管道煤气;厂党组织、工会坚持看望慰问病贫职工,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此外还解决了重急病职工及职工医疗费17万元,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11.3万元。
以心换心全厂齐心。目前,该厂职工队伍稳定团结,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新征厂址规划定点工作完成,征地首批款项到位,旧址设备拆迁全部完成。合资成立的西安泰联玻璃实业有限公司营业牌照正式领取,新厂址的总平面布置设计本月底可完成。该厂职工现正齐心协力地渡过迁建这一困难期,迎接本厂的大发展期到来。 (刘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