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临时工到(突击手)

——记三五一一工厂挡车女工李秋利

2023年10月12日

下班的红灯亮了!总后3511工厂二车间丙班职工陆续走出工房,而一位第一天来上班的女工却没有走,只见她又悄悄地来到了刚接班的姐姐机前,不停地向姐姐讨教一个又一个问题,反反复复练起对光板、接头等基本动作。就这样,她又跟着姐姐学了一个班。当下班的红灯又一次亮的时候,已是凌晨两点钟,她这才顶着满天星斗走出工房。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个月后,她首次单独上岗,就创下了学徒工第一个月完成生产计划的全厂最高纪录。也就从那时起,她连续8年96个月,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她的名字叫李秋利,是一位农村协议工,1986年进厂。今年5月,被评为“西安市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是今年获此殊誉的243名青年中唯一的一个农村协议工。

去年7月的一天下午,天气热得要命,工房内更是闷得象蒸笼。而李秋利却蹲在工房角落一台教练车后,一会上轴子、一会拧螺丝,一会又开机,反复琢磨挡车技巧。“嗒……嗒”几滴鼻血流在她的衣襟上,她忙起身,来到水管前,一边用凉水冲洗脑门,一边将毛巾蘸湿裹在头上。然后,又重新回到车前。就这样,她蹲在那潮湿的角落,强忍着蚊虫叮咬,苦苦钻研4个多小时,由于她勤学苦钻,练就了一身挡车绝技。车间里的“老虎车”,一旦到了她手里,都会变得服服帖帖。

李秋利只是一个临时工,但她却把工厂当成她的第二个“家”。为了这个“家”,她付出了许多、许多,以至被称为“不称职”的妻子、母亲。

今年夏收季节的一天,李秋利突然收到一封紧急家书:“婆婆有病,丈夫忙着收麦,孩子无人看管,叫她速归。”看完信,李秋利心急如焚,归心似箭,可当时车间正严重缺员,秋利无论如何也不想耽误生产,于是她硬是坚守着岗位,直到星期天一大早,她才急冲冲赶回家。推开家门,她目瞪口呆:孤独的女儿可怜地蜷缩在宋角,脸上挂着泪花,身上衣服上沾满屎尿;屋子和院子里一片狼籍,看到这一切,秋利再也无法忍受,她抱起女儿失声痛哭……尔后,心里又矛盾重重。她多想请几天假照顾婆婆、女儿、帮丈夫收麦,但她又实在放心不下车间生产。想来想去,秋利还是匆匆忙忙为女儿洗澡、换衣;为丈夫做好饭;下午,无论女儿怎样乞求,丈夫怎样劝阻,她还是毅然踏上了回厂的路途。据了解,李秋利参加工作8年了,却从未休过一天病事假。

李秋利的行为感动了全厂上下,今年5月,工厂特意为她颁发了贺信、奖金,并将她女儿送进厂幼儿园。如今的秋利干劲更大了,她决心在挡车岗位上再创佳绩。(刘皓)?

上篇:自食苦果 四千元买只易拉罐 血浓于水 八千人献一片真情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8/1994082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8/25/2947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