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北京时间从这儿发出

2023年10月26日

“……嘟——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2点整”。当你从广播里听到这报时声,是否知道“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报时声怎么产生、从哪里产生?

在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有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蒲城县。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二部——我国大陆唯一的授时中心已在这块宝地上悄悄地度过了27个春秋。1966年,国务院决定将中国授时中心设在这儿,当时对外称为“326工程”。1980年,陕西天文台总部由这里迁往临潼,这儿便被称为“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二部。”

当我们来到这儿,就看到那几座铁塔高耸入云,导索馈线错综复杂。该部李进宪副主任带着我们走进了这神秘的“迷宫”。首先来到了地下监控钟房。钟房地面上有微波铁塔和面对临潼方向的天线、收发设备,接受总台传输的时频基准。监控BPM(短波)、BPL(长波台)发来的信息,提供基准信号。程控扫描器每小时对照一次,可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座落在北山南麓的短时授时台。发播系统主要由发播钟房、发射机等组成。这儿的时频基准是以装置在临潼的氢原子钟和铯原子钟为基础的基准系统。该系统在准确度、均匀性和可靠性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0万年不差一秒!发射机将大功率的每半个小时一周期的循环时频程序信号,通过设立在半山坡的庞大的天线群发射出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收到短波信号后,以此为标准校对电台的工作钟,再以自己的形式发出准确时间,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北京时间”。必须说明的是“北京时间的标准”是最后一响“嘟——”的开头时刻。

长波由设在地下20多米深的长波发射机,通过地面上4座高度为200多米的铁塔上架设的天线发射出去。它是微秒量级高精度的授时系统,每天定时将国际协调时UTC(CSAO)秒系统和标准频率发播出去,为用户提供高精度要求的时间信息。长波授时台使我国授时精度由以前的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级提高到微秒量级,使我国授时系统的精度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这在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高科技先进国家才能达到。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二台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就这样长年累月地在地面、地下奉献着宝贵年华。他们为全国提供了高精度的标准时间,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空间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郭昭明张卫仓)?

上篇:西铁分局连续安全生产六百天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9/1994090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9/06/32755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