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玲
儿时我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记者。于是对书本文章就特别偏爱,由于对数学兴趣不佳,几次高考名落孙山。命运迫使我走进了工厂的大门与机床相依为伴,只是割舍不掉手中的笔和书,闲时总爱写几首小诗和文章,聊以自慰。偶然间这小小的爱好被车间领导发现,鼓励我多写身边的人和事。就这样,我写的稿件不断的被厂宣传部门采用,且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夸赞,我同时也被抽调到了一个300多人的大车间专职搞宣传报道工作。
这下我可算是投正了门,工人们的质朴无华,任劳任怨确实感动了我,我天天泡在工人堆里,报道他们,宣传他们,那种劲头别提有多高了。记得有一次星期六我搭厂班车回家,在车场上车后,凭窗远远看到一个身着工作服的汉子急忙向汽车跑来,他上气不接下气的上了车,那油乎乎黑手使他不好意思的对周围的人笑了笑,然后直奔早已在车上等候他送的年过七旬、身患疾病的老父亲。原来这汉子是厂生产车间的一名总调度,因忙于双过半,差点忘了送父亲回家,我真的好感动,便忍不住在车上开始了对他的采访,晚上连夜写出了一篇题为“一心扑在生产上的人”的报道稿,第二天刚亮厂里广播刚一播出,就有人开玩笑的说我:“咱这位记者都跟踪追击到汽车上了。”
就这样,几年下来,周围的人们都亲切的叫我“记者。”我好自豪。1991年10月份,我被调到了厂宣传部工作,这可让我激动了好一阵,记得当时我在日记本上写道:“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为企业、为工人唱赞歌,做一名企业里名副其实的记者。”以后的日子,每当厂闭路电视或广播里出现了我的身影或声音时,我都会有一种感觉,我正在悄悄的圆我童年的记者梦。
这几年来,我的稿件见报率逐年递增,有时拿着那只有几元钱的稿费汇款单,总要端详好半天,我好象真的感觉到了自己就是一名“记者”,虽然目前还没有那个报社发给的“记者证”但我在内心已经将自己纳入了记者队伍的行列。
我自豪人们叫我“记者”,我愿尽我最大努力干好我的这份“记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