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恼人的稿酬

2023年10月26日

□文/老柯

在下有篇随笔在一家京报上刊出,且蒙编辑赏脸列入1版的导读栏之首。这篇文章,被单位里几个年轻大学生看到了,竟不厌其烦地算出字数,并得出可获数百元稿费的结论。当我从妻子嘴里知道这一新闻后(妻确是作为新闻讲的),不禁掀髯(惜乎无须)粲笑——这类新闻,闻之多矣!只是稿酬羞人答答地总不见多外,且连这“不多”(一篇40元左右,至多80元),还时常恼人地“空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甚至连“楼梯声”亦无呢。

举例说吧。去年曾给南方某报寄一稿,“黄鹤一去不复返”,久之,也就淡忘了。不意有天从河北《杂文报》的“杂文选粹”版上,忽见此稿亦“粹”在其中,且被安置头条“交椅”上!文章底下,兀自招摇着一条尾巴——那家报社的大名。呜呼!自家小女早作他人之妇,而我这个“老爸”乃于异地遭际中方知,岂不悲哉也夫!至于“聘金”,时至今日,仍是一分一文不曾见也。或许,有的读者朋友会说,你可以发函索讨嘛。美意拜领了。但此类“黑洞”,只怕连你的信及其所陪的笑脸也会吞没,化作冷冰冰的死寂。不必说吾辈“游击队的干活”了,便是“正规军”(专业作家)中的炙手“大腕”,也会遇到“一听索问稿费脸就变,本是好好的声音立时冷硬起来”的尴尬局面。这话出于女作家张洁之口。难怪张洁日前在《光明日报》上撰文声称她在稿费问题上将“不再清高”,对不及时付稿费,甚至不付稿费的报刊,要求实行一手交稿,一手交稿费的种种指责通统坦认不“悔”。大约,这也是张洁“被迫发出的怒吼”吧!须知:中国的传统文人是一直羞于言利的。尽管那“利”,是他耗其心血智慧,从格中子里一字字昏天黑地爬将出来的。在社会日趋商品化的今天,张洁斯举,伟大点讲,不啻在敲响传统式文人“清高”的丧钟的同时,也以“沉重的翅膀”飞翔起文人商品意识的觉醒吧。我敬佩张洁。我更明白我不是张洁。所以,当我一次向某家大报“硬气”一回,并索得数篇稿子的拖欠稿费后,遂复担心人家不再用我的稿子——还好,所寄的稿件仍登了出来。长吁一口气后,又暗骂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世上毕竟好人多。稿费放发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稿费太低的不合理现象,恐怕主要原因还在于政策、体制抑或报社管理等类问题上吧!对此我缺乏研究,不说也罢。但稿费作为社会分配的一种,自也不能过于偏离价值规律的。公平与否姑置不论,单从报社参与市场竞争角度讲,也是难以拉来好稿的。事实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一些报刊,已然拉开了这种挑战的序幕,被传媒界喻为“稿费大战”的硝烟正趋浓烈。至于作者希望得到合理稿酬,在物价高涨的今天,其心情之殷切、之无奈,料想编辑们也不难理解的——毕竟编者和作者,其心血都一同洒在一份报纸或一份刊物之上的。

上篇:没有了
下篇:妻子学跳舞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9/13/32775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