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忠
提起SS?810机车组,在宝鸡机务段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分局、铁路局也小有名气。特别是1992年6月26日,西安铁路局在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的气氛中,把安全行车300万公里的铜字奖牌挂到SS?810机车的两端,从而使810的美名在关中腹地传扬,一时间报上有了名,电台有了声,荧屏有了影。可提起王利飞这个名字,知晓者就甚少了,远不如810。
其实,王利飞和810紧密相连、息息相应。在810走过的光辉历程中,留下了王利飞的心血和汗水;在王利飞的人生旅程上,视810机车为家,一心为着810的安全运行而昼夜操劳,为810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80年初,定职司炉后的王利飞进入了810的前身前进型2490机车组。在司机长叶登虎和师傅们的关怀、帮助、教育、引导下,经过一年的勤奋努力,26岁的王利飞考上了副司机。
1982年4月,2490机车组作为先进集体,光荣地出席了在西安召开的陕西省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王利飞为之感到自豪和荣耀。刀在石上磨,人生苦中练。王利飞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攻理论,诵规章,抓嘹望,重保养,勤学苦练,夜以继日,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就荣幸地考上了火车司机。
1991年春,王利飞走上了810机车组第八任司机长的岗位。历史的责任落到了他的肩上,现实又迫使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810机车组凝聚着70多名师徒、9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蕴藏着几茬人26年的酸甜苦辣。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铁路运输。王利飞不但自己心里铭记着这句话,而且要求自己的伙计们万万不可忘记,时刻想着“安全”二字。他身体力行,多次化险为夷,仅1993年就防止事故6起。一次牵引3128次,在降帐站通过后部瞭望时,发现机后8位车门打开,立即采取非常措施停车,并及时处理,防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拉坏设备事故。又一次中午,他担当2141次牵引任务,咸阳出站后甩过弯道,发现前方300米处密密麻麻的行人在横越铁道,他当即非常停车,停车后抢越铁道的一大群人吓得失魂落魄,抱头就跑,防止了一起重大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王利飞所想的和要求的不但自己做到了而且车组的伙计们也都做到了,并于1992年5月20日实现了810安全运行300万公里这一历史性突破,截至今年7月底,安全运行已达3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3圈。
几年的电力机车乘务生涯,使王利飞深深体会到:重机车保养质量、抓技术业务学习是保证安全、促进运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抓机车保养过程中,他以身教代言教,要求伙计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常常把自己承包的主变压器、调压开关、工端司机室、工端1/4外表清扫得几乎一尘不染。他还经常帮助别人干活,有时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一遇到机车有故障,他便不顾一切,非找出来处理完不可。真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劲头。记得有一段时间,机车M5电机活接地,运行中经常跳闸,检修车间行修组多次测试查找,不见分晓,没有着落,机车带病上阵,到达西安库内,他边想电机构造,边爬上电机上部,逐个刷窝、逐个接线头换着查找,最后终于发现了M5电机一根定子接线断了,处理好后一看表,已经3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有一次,机车蓄电池电压在断电后降压明显,到宝鸡给行修组报活后,就是找不出毛病出在哪里,王利飞一边考虑,一边自己动手借来测试表,逐节测试蓄电池电压最后终于发现有一节蓄电池电压高达8V(正常2.5V),等处理完后,又是5个多小时过去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利飞实实在在,含辛茹苦,为810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而被评为铁路局的“双文明”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成为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可谓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