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神禾塬》的序幕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浩浩荡荡的结婚队伍前头,两行色泽鲜艳、图案精美的大旗,迎风招展,甚为壮观,它就是合阳龙凤旗。
龙凤旗因旗上绣有龙凤图案而得名,属合阳县东同蹄村村民清初所购置,为当地农民闹社火所用。龙凤旗呈长条形,高四米,宽一米,旗背面用粉红、浅绿色绸子衬贴、正面为黑缎火焰边、红缎心,中央用金黄丝绒绣龙或凤一个,与旗等长。因此分为龙旗和凤旗两种,龙旗中央绣巨龙一条,火焰边上数条小龙盘绕,凤旗中央绣有彩凤一只,火焰边上小凤百态。龙凤旗属正宗的苏州刺绣。整个旗面,古色古香,龙飞凤舞,神彩生动,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社火队一般由龙凤旗、锣鼓、金瓜、铖斧、朝天镫、万人伞、芯杆等组成,形式完全与古代皇宫仪仗队相似。龙凤旗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又叫清道旗。其中万人伞呈扇形,是东同蹄村清道光年间进士何悟庵在山西任县令时为村上购置。每当该村闹社火时,高大的龙凤旗便吸引着方圆百里的人来观看,堪称当地一绝。合阳东同蹄村的人爱闹社火,更爱龙凤旗。他们视祖先留下的这一艺术珍品为荣耀,多少人视旗如命,精心收藏,世代相传。“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破“四旧”烧古装,管旗人员冒着挨整、杀头的危险,抛出部分戏装,留下龙凤旗四处转移,秘密藏匿,才使这些艺术珍品免于劫难,改革开放后使其重放异彩。一九八九年在西安古都大酒店,合阳龙凤旗参加了省第二届民间艺术展览,专家教授们给予了高度评价,称“陕西独有一家”,一九九零年,省电视台在渭南地区拍摄“东府秦声”春节晚会时专程借了龙凤旗,为节目助兴,一九九零年春陕西《八百里秦川》摄制组到合阳拍摄龙凤旗,摄影师们见到旗后,非常惊讶,争相拍摄。 (李银成何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