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们曾经是“纤夫”

来自“远南”运动会的报告

2023年10月26日

文/邵平

“黄河滚滚,惊涛拍岸,1101名纤夫舞动象征56个民族的56根长绸,最终七圆同心托起一方残疾人的事业……”

完成“远南”开幕式的文体表演,我们——武警北京总四队特警支队的战士们终算松了一口气,回首往事,颇多感慨——我们曾经是“纤夫”。

今年北京出奇的热,实属百年所罕见。平均40℃的高温使人们躲在阴凉处、风扇下淌汗流不止,更不要说我们站在毫无遮阳避热的训练场上,大起大落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

汗水从每个人的脸上、身上流下来,一会儿便在草绿色的军装上绘出各自的剪影。训练间隙,如果有人把衣服脱下来放在灼热的地面上,不到3分钟衣服就会被烤干。

汗水流得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有人禁不住“虚脱”、中暑而一头栽在地上,一个、两个……更多的战士被抬下了训练场。由于汗水过多流到鞋里,碱坏了脚掌,常常奇痒难忍,伤口感染糜烂。

有战士戏称自己是最“丑”的演员,这或许也有一定的道理。那赤裸得不可遮风避目的“超短裙”和晒得红而带黑的肤色,大家有目共睹,自不必说;单就那件每每彩排必穿的“我们同行”文化衫,由于“纤绳”在背上长时间的磨擦,久而久之磨得破烂不堪,露出巴掌大的肩胛骨。每每“纤绳”上肩,肩胛骨处火辣般疼痛,时间久了脊背竟磨脱了皮,慢慢还结上了老茧。

特警支队的官兵平时练就了飞墙越涧、劈砖断石的功夫,但大多数战士对于舞蹈表演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如果伴随音乐走上训练场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官兵们纷纷把每个舞蹈动作按“一、二、三、四……”编成固定的节拍,每逢动作边听音乐、边数节拍。更有一些乐感不强的人员自费买来磁带、放音盒、在枕边、路上、饭堂带上耳机细细品味。久而久之无论舞蹈中遇到多么不明快的节奏,都是你放你的音乐,我数我的节拍,动作又整齐又统一。

自从扮上了“纤夫”的角色,每个战士的心中都充溢着一股练好出色动作,展示中国武警独特风采的神圣使命感,同时对于服役期满的中士班长周义平来说,也将是为祖国作出直接贡献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8月22日这天,小周接到了老父亲从北京站打来的电话,“平,我和你妈已到了北京站,希望能来接一下……”,大家明白这是小周的父母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来北京了。然而此时小周首先想到的是日前白热化的训练,于是装作镇静地给父母进行了毅然绝情的回话,“爸、妈,不是儿嫌弃您们,现在这个时候你们实在不该来部队呀!我希望您们9月4日晚上到电视里再看我吧。”

小周的父母听了这个情况,二话没说就买当天的车票,回了家。后来,两位老人给义平的来信说,虽然这辈子再没机会逛逛皇城,但看了战士们出色的表演,已经心满意足了。

演练期间周义平这样的感人事迹还很多。比如刘卫海吧,直至“远南”开幕的正式表演曾先后六次收到“母病危”的家中急电,但次次向上级索回了自己的《战士探家报告表》。表演结束后的一次来信,才使小刘得知母亲已经离开人世的噩耗。信中说,母亲在临终前的弥留之际,还一直念叨着儿子,“等海儿把任务完成了,再把我的消息告诉他吧”!自古道“忠考不能两全啊。”

我们曾经是“纤夫”,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最终用自己的脊梁托起了中华民蔟的象征。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9/24/3280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