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秋祭月与赏月

2023年10月26日

以往,我国民间祭月、赏月的风俗很多。祭月是在八月十五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举行。入夜,家家户户在院庭中于露天设案。有的地方所用供物有月饼、瓜果、毛豆枝、难冠花,萝、藕等。还有执捣药的杵、象人一样站的玉兔,人称“兔儿爷”。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所用果必圆。周汝成著的《熙朝乐事》中也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人也必须回来“团圆”。祭拜时因月属阴,有的地方是妇人先拜,男人后拜;有的地方还有男人不拜月的规矩。祭月毕,一家还要饮“团圆酒”,吃“圆团饼”、“赏月饭”。这“团圆饼”就是月饼,把用来祭月的月饼,当夜由全家分食外,亲戚朋友还互相赠送,以付“团圆”的吉利。

除了祭月、赏月外,各地还有不少有趣的风俗。在东北一些地区,人们不单赏月,还要采摘葡萄、梨子等生果祭月。

在陕西一些地区,中秋节赏桂花。男的划船、爬山,女的在中秋之夜吃西瓜。

在安徽一些地区,有一种儿童游戏——“舞草龙”。传说中秋节舞草龙可以避免旱灾,到了中秋这天早上,孩子们就用稻草扎成的草龙,外面糊以色纸。到了晚上,龙身插满蜡烛,高举着游街,并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深夜以后,将龙抛在河里。

在江西,中秋节这天儿童们纷纷堆宝塔。造塔材料是砖和瓦。塔砌成七层,上小下大,中间空。前面挂帐幔、对联及各种装饰品,并设案供果子饼饵。到夜间,塔上点上灯烛,灿烂的灯光与天上明月争辉。儿童们在塔前做着种种游戏。在苏州,中秋节这天晚上有“走月亮”的风俗。许多妇女打扮得花枝招展,结队出游,或者拜访亲友。路上此来彼往,络绎不绝,直至东方发白。

在广西,有些地方举办“歌墟”。男女青年聚会一起,纵情歌唱,互诉衷情。

在广东,农村有“竖中秋”的习俗。每到中秋节,人们就用玻璃纸或彩纸扎成各种果品、鸟兽、鱼虫形状的花灯。有的用小灯串联成字,如“庆祝中秋”、“花好月圆”等。小孩用竹杆提着各种花灯在街上玩耍,而大人则喜欢在高处竖一旗杆,杆上挂一对小灯笼,以庆佳节。自有电灯后,不少人用电灯代替灯彩。一到月上,人们都尽情欣赏。 (江文)

上篇:灞河有个灯笼村
下篇:工薪族,何处潇洒?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9/1994092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9/24/3280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