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江河
今年国庆,群众议论最多的话题当属物价。物价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政局的稳定。9月30日至10月4日,西安市各物价部门,共出动1239人次,检查市场157个,检查户数555个,罚款15660元,收缴不合格秤52杆。记者随同采访,所见所闻,笔录如下。
(一)
国庆前夕,西安市政府为了让群众过好节,就城郊六区的大肉、酱油、醋、特粉蒸馍等9种主副食品制定了最高限价。对茄子、土豆、大辣子等10种蔬菜制定了零售指导价。大部分农贸菜市场都亮出了“最高限价”和“指导价”的牌子。明码标价更是没说的。但仍有一些市场管理人员对政府限价规定不清楚。如交大市场、曹家巷市场等,物价检查人检查时,才赶快写出限价的金额。小寨、西北三路、文艺路等菜市场工商管理人员管得严,摊主大都能明码标价,因此,肉、菜价格比较适中。
(二)
大部分商贩都按规定价格经商。但仍有不吃管,擅自提高价格者。建东路有7户固定售大肉的摊贩,虽有标价,但卖价和标价不符。其中一名叫王政斌的态度恶,脾气大。物价人员亮出证件后,他才没了脾气,当然是让其按时到指定地点缴罚款。曹家巷有10户卖豆腐的没明码标价,且价格高,各罚10元。有一卖肉的秤有问题,管理人员当场将秤折断。另一卖肉的每斤价高0.50元,对不起,罚你没商量。劳武巷几个卖豆腐的价格高,不明码标价,有一老者还不服管,叫着嚷着要到上面告物价人员。该市场工商管理所王主任得知,二话没说,将这几个商贩的秤收了,并让其收拾摊子,打道回府。有一个体户叫范宝,系无照经营,还把棕榈油当二级菜油卖,被罚款8000元。
这次检查也碰上了钉子户。西关南小巷的菜和肉的价格比西安其它市场都高。当物价人员处罚几个卖肉商贩时,这几户仗着人多势众,把物价人员围在中间,进行人身攻击,使物价检查难以进行。记者找到市场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知去向,只好请公安人员来解围。第二天又去查,这几户的肉价还是那么高,还是不认罚,态度仍很恶劣。究其原因:物价部门没实权,管不了他们。
(三)
对物价检查,群众反映不一。每当对那些不明码标价者,乱涨价者或短斤少两者进行处罚时,在场的群众都拍手叫好。认为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太快,政府该管管,该加强物价管理。也有人说:你罚他10元20元没用,要罚就罚他个倾家荡产,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也有的说,你来检查时,他把价格降了下来。你不检查时,他把价格又涨了上去。记者见到,每当物价人员强行让一些菜贩子把价格降到规定价时,不少群众立马围上去,争着购买蔬菜。记者还发现:哪个市场的工商管理人员对商贩管得严、抓得紧,哪个市场的商品价格就低。由此可见,只要政府下决心,工商管理部门真抓实管,物价上涨的趋势是能够遏止住的。群众还反映:国营企业要发挥平抑物价的主渠道作用,如今卖肉卖菜的都是个体户,这又怎么解释?群众说的在理,记者走访了20多个市场,没有发现一户国营单位,这不得不让人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