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英街没戏了

2023年10月26日

“您甭去了!”当记者向友人打听如何去中英街时,友人来了这么一句,我心中一阵茫然。中英街以前不是挺有魅力吗?“不到中英街,枉来深圳游!”早几年,内地的朋友到深圳出差,总会扛回大包小包的“便宜货”,称那里要多繁荣有多繁荣,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并以中英街之行为荣。如今真的不值—行吗?

好歹来了,总得跑一趟。友人拗不过我,办了两张通行证,星期天一同前往。

当记者一脚踏进中英街时,不禁大吃一惊……

街道冷冷清清

中英街长不足里,宽不盈丈。街上游人稀少,商店前门可罗雀。如果不是两边商店装璜入时、门牌上写着“中英街”,我还以为到了哪条乡镇小街。

逛了不到20米的街,已有十几位小姐或老板上来“抢客”,笑脸相迎,亦推亦拉,热情得让人好不自在。

走进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黄金首饰铺子。铺子老板姓田,在中英街经营了8年的首饰生意。说起这里的变化,这位姓田的女老板感慨万千。

前几年生意特好,田老板每天都有近千元的赚头,高峰时达万元。那时候,街上人挤人,走路都困难,不时有人被踩掉鞋子。

打从去年起,生意开始冷淡。但每天还能挣它个百来块。到今年就不行了。以前晚上要用电脑统计收人,现在是“过目不忘”,收入太少了。田老板只好把雇佣的3名女店员打拨走了。日子过得挺清闲,田老板的腰身日渐丰满起来。

记者逛街时向两边观察,发现不少店辅根本无人问津,店员们盯着阳光曝晒的街心发呆……

武警战士作证

沙头角与深圳其他地方一样,是因为改革开放才被人注意的。所不同的是,沙头角有了这条特殊的“中英街”,街心以东为我方管辖,以西由香港当局管辖。两边的生意人汇聚于此,自由买卖,互通有无。国内游客千里迢迢赶来这里,是因为全国只有一处这样的“跨国贸易”街道。他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买到不少便宜货,而且还能买到一些内地看不到的商品。有些游客还会趁港方‘阿蛇’不注意的时候,到对方辖区打一转,尽管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驻守中英街的我方武警战士说,1990年的时候,来中英街的内地游客很多。验票厅的8条通道,行人鱼贯,加哨至9人还忙不过来。值班战士4班倒,6小时验票下来,汗透衣衫,人麻木得像机器人。

至于什么时候人流开始减少,谁也说不准确。一位在这驻守多年的“老武警”说,从去年起,验票厅不用加哨了,8条通道仅4人验票就能应付自如。到了今年,游客更见稀少,基本上每班2人验票。据验票厅统计,前6个月进出关口的平均人数为每天2万人次,其中两边的“常住小贩”居多,他们总数在1000人左右,每天跑20个来回,真正到中英街的内地游客只有几百人。7月是高峰期,但每天的内地游客也只有千人次上下。

没有收获的收获

记者和友人在中英街逛了两个多小时,粗算街上的游客还不足300人。半天下来,很多人手上仍空无—物。

其实,我逛中英街,也企图买几件称心的物品。可惜挑来挑去,也没有满意的。这里的东西并不比深圳便宜多少,货色品种也少多了。我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问友人来这里买过东西没有?友人答:没有!市区的物品比这丰富多了。这里的—打袜子比市区倒是便宜2元钱,但谁会往回带啊!空手离开中英街,虽觉有点遗憾,但也觉得此行还值。记者有两点收获:一是,中英街只不过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如今改革开放花开四处,经济繁荣带来了市场繁荣,过去难争一见的商品,在内地也能轻易买到。又如过去曾被严控的黄金商品,现在走向市场,内地黄金首饰商店随处可见。二是,随着1997香港“回归”的日子的接近,中英街将很陕失去它本身的含义,人们没有必要再通过这块弹丸之地去认识另一个世界。深圳的“中英街”将会成为历史的遗迹…… (摘自《科技日报》)

上篇:没有了
下篇:小平同志节日观礼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10/25/3286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