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珍
一切都在顺理成章之中——四年中专读完之后,告别泪水涟涟的老母亲,我毅然踏上西行的列车,从河南来到陕西,开始了另外一种崭新的生活。工厂似乎已有定理,中专生必须有半年的实习期,于是我有了师傅。
早在学校附属工厂实习时,老师经常向我们灌输工厂师傅如何如何。因此,当处长领着第一次去见师傅的时候,尽管她精明能干,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但我仍心存余悸。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长眼色,手脚勤快,不让师傅讨厌。
上班第一天,担任组长的师傅领着我认识了本组的成员,介绍了单位情况及我所在车间的概貌,接着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师傅检验时一丝不苟,工件上任何一点小毛病都逃不过她的眼睛,眼见她批评了几个想蒙混过关的师傅,不由我暗暗咋舌。两天后,师傅开始教我如何使用量具。大约是太紧张的缘故,以前在学校实验室用过的卡尺、深度尺、千分尺,现在竟不知如何拿法。我惭愧极了,但师傅只是宽容地一笑,便手把手教我。接下来的日子,为了让我尽快地熟悉工作,她不论干什么都要我跟着,教我填写单据,向我讲解各种符号的含义,让我看工艺流程,有时还到机床上检验工件,把每一个问题向我解释清楚。我检验工件时想着小毛病放过去算了,但师傅明察秋毫,总是及时纠正我的错误。久而久之,我工作时一点也不敢马虎,对那些铁家伙身上的问题毫不留情。
其实,师傅不仅在工作上照顾我,生活上也处处关心。有一天,师傅从家里带来一只喝水的玻璃杯,还有一块冒着热气的蒸红薯。接过这两样东西,我的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背井离乡,原以为生活无比凄凉,没想到在这片黄土地上,人间温情是如此深厚凝重。
师傅,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