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意论三则

2023年10月26日

○唐锟

(一)

人们为树培土、浇水、施肥、除虫、剪去枯枝败叶,奉献爱心。是因为人们艳羡美丽,呼唤真诚。

你看,硕大的树冠张扬起绿的旗帜,兀挺的树杆任凭岁月与风雨的冲刷不屈地直起腰身,深深扎人大地的根须在土石中默默地艰难拓展。树不正是形象的美丽与心灵的真诚完美结合的“同一体”么?

一棵树就是一道风景,给您目光的清新与深远;一棵树就是一个制高点,给您精神的俊朗和健丽。

(二)

凡在机关单位内主动关上“长明灯”开关、拧紧“自来水”龙头的,必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无疑。其奥妙何在?

人生如灯如水。中年是盏熬油很久仍炽亮着的灯,是汩汩滔流的一泓清泉。人生旅途的跋涉的乏力和气喘,油表水表指针般的显示出体能的“库存”与不足。“能量消耗”的切肤之痛自给其一种后顾之忧和难以超然于利害之外的“同病相怜”,于灯于水便油然生出恻隐之心了。

(三)

电视剧《包青天》风靡城乡,观众被撩拨得如痴如醉时,我却认为,人们当先对包大人的“尊姓大名”予以研究。

包拯二字,令你读出的是“替天行道”“为民作主”的磅礴大气和忠心赤胆。包大人是“配姓赵的”(宋朝皇帝赵姓),而包文正、包公、包青天等“别名”却一“包”到底名传千秋。倘若把“包”当动词解,其意则愈发鲜活令世人震奋,亦更有情趣。谓予不信,在“承包”词使用率特高的今天,包一身正气,满腔忠义;包堂正为官,执法如山;包钢铡一开,百姓称快……如此“包”来,怎能不令人回肠荡气肃然起敬呢?

上篇:505还我健康
下篇:山村女教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11/1994111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11/17/3358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