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林则徐词抒爱国情

2023年10月26日

弓保安

民族英雄林则徐,极力主张禁止鸦片烟,清宣旦宗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于虎门销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他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卓有成就的词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国词篇。

林则徐的爱国词,反映了禁烟斗争,反映了他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忧国忧民的心情。比如《高阳台·玉粟收余》,一开头就指出了帝国主义鸦片侵略中国的罪恶事实。接着用“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丸泥,捐万缗钱”等句,沉痛地反映了鸦片烟对中国人民的毒害。词的下片,情调转为高昂、豪迈。“春雷欲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燃。沙角台高,敌帆收向天边”五句,反映了中国军民对英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意思是说:“炮声如春雷,忽然打破了零丁洋的宁静,可笑英国舰船,如蜃楼幻景气数已尽,再也无法死灰复燃。沙角炮台居高临下,敌船慌乱地逃向天边。”接着以“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两句,写他战友与爱国将领邓廷桢乘船随意出巡,看到清澈的水面,像永远平静的明镜一般,词句中洋溢着自豪。结尾三句,“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意思是说“更应传告,在海洋上很远的地方,敌人知难而退,先后驶回了船。”豪迈之气直冲云霄。

虎门销烟、九龙海战之后,林则徐与邓廷桢于旧历八月十五日同船到沙角,在关天培船中查点各船兵勇名册。然后,与邓廷桢、关天培在沙角炮台饮酒赏月,虽有词兴,却因忙于计议军机而无暇作词。十天后,才抽空补写了一首和邓廷桢沙角眺月词《月华清》。词中写道:“问烟楼、撞破何时。”表达了使华夏子孙摆脱鸦片烟之苦,一代比一代强的愿望。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实现这个愿望又是多么难啊!因此,“怪灯影、照他无眠”,意思是说“忧虑中责怪摇晃的灯影,照得我无法人睡”。后来,他终于遭到投降派诬陷,被革职,遣戍伊犁。

政治的腐败决定了爱国斗争的艰难,爱国斗争的艰难决定了林则徐的词中往往高昂与沉郁并存。读到高昂处令人激情满怀,读到沉郁处又令人悲愤填膺。

上篇:小 河
下篇:说碑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11/1994111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11/19/33588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