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堂和平
一个偶然机会,笔者在古城止园发现位于三品轩侧的止园百寿书法石壁。但见橙黄色琉璃瓦下,二龙戏珠栩栩如生。石壁上的108个寿字组成了一幅宽两米、长六米的严整工密错落有致的大型百寿图。壁畔,小桥流水,紫腾盘绕,偶有鸟啼,给止园平添了几多神秘,几多奇趣。
止园,曾是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留居之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省108位书法家挥毫写百寿,其与兰亭序似有同工异曲之妙。
108位书“寿”字者,均是社会各界杰出人物。有省市领导,有书画名人,有民主人士,亦有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后起之秀。真草隶篆行,虎虎有生气。为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题名的是吴三大,其“寿”为狂草,他的书法汲取了唐代狂草的布白特色,但师古而不泥古,推陈而能出新。落笔上牵下连,如乱云飞渡一气呵成,感如置身于磋砣风云的改革岁月;副省长徐山林的寿字与周雅光的寿字,一草一楷,书如其人,造型端谨方敛,笔力凝劲周实,似有平易近人之感;著名国画家刘文西的寿字,其体属篆隶,刀工见笔意,金石之味,油然而生。大名鼎鼎的秦腔名演员任哲中与作家笃国政均书为草,奔放雄浑,不拘一格,蕴藏着黄土高坡秦人秦韵的豪爽与悍劲。我省著名书画家胡明军之寿字,体为行草,落墨如铁,内园外方,行笔从容,质坚意长。
迷眼远眺,百寿书法高朗阔广,百字之间,疏密得当,大小各得其所,粗细变化多端;一行之间,常常是各体匀适参配,正如细雨和风,然突然间字大如斗,但前后照应,左顾而右盼,章法十分得体。近观,如临碑林,金石刀工处,似有浓墨涌动。有的寿字,似草非草,似楷又行;隶中有篆,篆里含隶,笔体短长适度,自然折中;字字有其韵,看那百寿,半真半草,忽正又斜,是我省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