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在咸阳殡仪馆,陕西第二棉织厂64岁的退休女工郝惠君参加完同事的葬礼后,顺便也为自己挑了一个200多元的骨灰盒,抱回家中。一时间,这事在厂里像炸开了锅:“‘闲事主任’不知咋想的?”“那有活人为自己买骨灰盒的?”惊异、责怪声,随处可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闲事主任”是职工送给郝惠君老人的尊称。她1979年退休以来,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天到晚总在生活区忙活,谁家有了矛盾,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她知道,总要调解、帮忙。十多年来,她一人就调解家庭纠纷300多人次,还使93对新人喜结良缘。关于她乐于助人的事迹早在1990年就相继被《陕西工人报》刊登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老天太不公允。多年来,她成全了许多人的好事,可她一家三口却屡遭不幸:1991年5月她唯一的24岁儿子不幸病逝,与其同厂积劳成疾的老伴,经不起这一打击,于1992年12月也离开人世。霎时,郝惠君本人承受着老年丧子又丧夫的双重打击,好在她常做开导人的工作,心胸豁达,通情达理,总算挺了过来。可是,随着年事已高,现在她患有严重的腰疼病、糖尿病,春节前还住院两月有余,自然,身后事成了她不得不考虑的事情。让她不安的是,周围的亲戚朋友常在她面前说:“你的后事我们办了”,甚至有人嫌她命太苦,流露出要土葬的意思,最不放心的还是娘家人:“咱家有地。”这更令她不安。每当夜晚独自一人,她总在思虑,实行火葬是国家的现行政策,前面两位亲人能火葬,要是到我成土葬,故去的亲人和活着的人们会怎么看?我死不瞑目啊!再说,这几年,厂领导对我很关心,每年都将慰问金送到我手上,假若真有一天我“走”了,怎能难为组织呢?
思前想后,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