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陈奇
“他就是庄则栋,在1961年、1963年、1965年连续夺得第26届、27届、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真可谓继往开来,史无前例。庄则栋把‘圣勃莱德杯’(按:世界乒坛最高荣誉,唯有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连续三届男子单打冠军者,方可获得此最高荣誉。)捧回来,永久地留在了中国人手中。”
1995年春节前夕,在鲁西南菏泽市中华影剧院休息室里,有关负责同志指一位中等身材,浓眉大眼,乌发后梳,风度翩翩,颇有学者风度的同志向笔者作介绍。
经采访得知,庄则栋和夫人佐佐木敦子是应菏泽市乒乓球协会主席、菏泽市啤酒厂厂长孟音的盛情邀请,而在省、地体委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前来菏泽参加“总督杯”庄则栋乒乓球表演赛的。笔者便在庄则栋打乒乓球的空隙时间,向他本人及其随行人员进行了全面采访。
独创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庄则栋威震世界乒坛
“自幼争强好胜的性格和直拍近台两面攻的打法,使庄则栋名噪世界乒坛”,这是笔者在采访庄则栋及有关同志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庄则栋自幼就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培养,这就是干任何事情,都要如痴如迷,都要干得很好,棋高一筹。父亲自幼家境贫穷,可他无论是教学,还是当医生,虽饱经磨难,可从来是自立自强,几十年拼搏不息,父亲的创业史对庄则栋来说,是一部很好的精神上和意志上的教材。全国解放以后,庄则栋一家定居北京,五十年代初,庄则栋在北京上小学时,对打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他富有心计,且聪慧好学,争强好胜,从不服输,并在打法上又是直握拍近台两面攻,颇为新鲜,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后来,庄则栋被招进北京市少年宫乒乓球班,边学习文化,边接受正规的乒乓球训练。从此,庄则栋的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日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球艺日益出类拔萃,庄则栋又相继被国家青年队和国家队选为主力队员。1961年,庄则栋作为国家队主力队员,第一次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结果,他的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大显威风,力挫群雄,一举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一发而不可收拾,在1963年举行的第27届、1965年举行的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庄则栋频频获胜夺得了男子单打三连冠。这一下,庄则栋闻名世界乒坛,中国的乒乓球声望,在世界上大为提高。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兴地称庄则栋为“小老虎”,号召中国乒坛学习庄则栋的“小老虎”拼搏精神。然而,正当庄则栋认真总结“三连冠”的经验,大展宏图的时候,1966年中国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了,1967年和1969年举行的第29届、30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中国都没能参加。使庄则栋失去了在世界乒坛上再创佳绩的机会。但使得中国人自豪的是,自庄则栋以来,在历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尚没有人能实现单打“三连冠”。
+年回顾倾心著书,庄则栋传世之作问世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庄则栋即被送到北京卫戍区接受审查。这一下,他有了充足的时间看书学习,尤其是他通过参阅有关书籍,系统地回顾总结了自己独创的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他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兵书战例,将其和自己“借刀杀人”、“调虎离山”、“以逸待劳”、“趁火打劫”、“釜底抽薪”,以及“乒乓球三十六计走为上”等等诸多打法,融技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于一体,并撰写出书稿,给人以启迪。
1980年,庄则栋被国家体委安排到山西省乒乓球队,帮助训练队员,这使得庄则栋把自己积攒多年的劲头都使了出来,每天对队员要训练14个小时以上。庄则栋常常是为上好一堂课,要发几千次球。结果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使该队由国内的水平欠佳的队,升为国内一流水平的乒乓球队。这期间,山西省乒乓球队,一位名叫钮琛的乒乓球运动员因和庄则栋是少年时的同师之徒,他又给庄则栋处处帮忙。训练之余,钮琛劝说庄则栋挤时间早日完成书稿。而庄则栋经常忙活得无法坐下来写书,有些章节他便要庄则栋口述,自己帮助整理。在钮琛的帮助下,庄则栋30多万字的乒乓球专著《闯与创》,终于在1985年由中国展望出版社与日本荻村合作出版。该书封面为庄则栋打比赛时的一个大力抽杀动作。其内容既介绍了乒乓球的各种打法与技巧,又介绍了自己成长的历程,和自己夺得世界“三连冠”的前前后后。等者在采访时,和庄则栋一谈起他的这本书,庄则栋颇有感慨地说,此书成书时间较长,写得较为成功,很受读者欢迎,成了供不应求的畅销书籍。
与佐佐木敦子喜结良缘,庄则栋再建幸福家庭
庄则栋在赛球场上直拍近台,两面进攻,左右抽杀,很是勇猛,可谈起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婚姻,却又不善言词。但笔者从他的好朋友山东省体委产业处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王彦同志那里了解到了较为详细的情况。
庄则栋前妻鲍蕙荞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她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钢琴事业上,而庄则栋则倾心于乒坛,两人在一起共同语言不多,夫妻感情自然很难巩固,庄则栋在山西省乒乓球队工作三年回到北京后,不久,两人便离了婚,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判给庄则栋养一个男孩,鲍蕙荞养一个女孩,然而,男孩子却想跟母亲生活,庄则栋也就依了他。庄则栋离婚以后,他在日本的球友热情地为他的婚事奔走,牵线搭桥,将日本人佐佐木敦子女士介绍给他,两人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恋爱,他们就订了婚。原来,这佐佐木敦子女士是庄则栋的一个“追星族”,早在六十年代,佐佐木敦子就观看过庄则栋精彩的乒乓球比赛。同时,今年51岁的佐佐木敦子对中国很有感情,她自幼跟随父亲来到中国,父亲是一位畜牧兽医专家,先在沈阳,后到大西北,竭尽全力帮助中国发展畜牧事业。佐佐木敦子跟着父亲走南闯北,住马棚,吃粗饭,过惯了苦日子,已成了一个十足的“中国通”。中国文革开始以后,佐佐木敦子回到了日本,一直到40多岁,她都没有结婚,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于1988年结婚以后,两人感情很好,佐佐木敦子加入了中国籍,定居北京。她和庄则栋住的房子是在庄则栋父亲遗留下来的宅地上翻建的,房子是由佐佐木敦子女士亲自设计的,既具有日本住宅风味,又具有中国四合院的特点。夫妻俩的生活日程表基本上是:早晨起床后洗刷一毕,两人便开始打扑克,玩上一会,夫人准备早餐,庄则栋用餐后,或出外访友办事,或去市场买菜等。午餐后,庄则栋休息一会儿,便去北京市少年宫上班、讲课,佐佐木敦子担心庄则栋上班路上行人多,不安全,便让庄则栋步行上班,可庄则栋不答应。佐佐木敦子只好退一步,只允许他上班时推着自行车行走,下班时方可骑自行车回家。每到晚上,基本上是除看电视之外,再就是夫妻俩和亲属们打麻将。
每逢出发在外,佐佐木敦子对庄则栋更加关怀体贴。他们结婚7年来,夫妻俩跑了国内外150多个地方,佐佐木敦子总是陪伴着庄则栋,处处关心着他的衣食住行。庄则栋感激地称佐佐木敦子为“移动式的洗衣机”。一次,庄则栋在山东泰安讲学,宴席上,佐佐木敦子看到庄则栋茶杯里的水不太热了,便悄悄自己端过去喝了,而让服务员给庄则栋倒上一杯热水。在任何公共场合,她也总是把自己放在家庭妇女的位置上,尽量突出庄则栋,从不抢镜头,喧宾夺主。
笔者和庄则栋交谈时,他还高兴地介绍了他们夫妇俩合著并已经定稿的一部书,即《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该书较为详实地介绍了他们夫妇俩从相识、相恋到结婚,以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该书30多万字,预计明年出版发行。
年过半百雄风犹在庄则栋心系乒坛
庄则栋今年虽已54岁,可酷爱事业的劲头一点未减。他回到曾培养自己成才的北京市少年宫工作的愿望实现后,工作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昔日冲杀乒坛打球,变为从事乒乓球教学,当上一名培养人才的教师,这更使庄则栋有了用武之地。他除在北京市少年宫倾其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搞好教学外,还不断地应邀出外讲学,并经常参加一些表演比赛。
这次他和夫人来菏泽参加表演赛,首先对菏泽市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极为关切。除对菏泽乒乓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外,还挥拍上阵,和菏泽市乒乓球协会主席孟音打表演赛,向菏泽的球迷们言传身教他的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在比赛场的休息室,许多记者都想采访他,可他一听到球场上传来乒乓球的比赛声,就坐不住,一次又一次地谢绝采访,简直是用恳求的口气向前来拜访他的同志说:“请给我点时间吧,我很喜欢到球场上去看青年人打球。”笔者问庄则栋对当前乒坛上出现的各种打法有何看法,庄则栋颇有感慨地说:“我虽独创了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但我并不主张都学习这一种打法,在打法上也要搞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是春嘛!”
和庄则栋接触的时间虽短,但笔者从他那酷爱事业,心系乒坛和充满信心的神态里看到,庄则栋作为世界乒坛巨将,虽经受了坷坷绊绊,可他还一定能为祖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