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问过吴豪杰,什么事特别令他高兴,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平时工作中搞卷接机的维修,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如机械上的“软故障”之类,解决了,就特别高兴。”
小吴是卷接机维修工。在生产卷烟过程中,卷接机承担着重任:将烟丝卷成烟支,再接过滤嘴。但原材料来自不同厂家,水松纸(即过滤嘴)直径不一,要求不发生“软故障”,即不翘边、不漏气。因之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
吴豪杰正值而立之年,把此“关”却已有13个年头。长期的职业性训练,使他的业务水平已达到精熟程度:对机器,一看二听;对卷烟,一看二摸(看是否卷边、漏气,再凭手感知烟支的质量)。如此下来,便八九不离十。
小吴于13年前由部队退役进了烟厂,被安排到生产车间任卷接机修理工,自此,他便与卷接机魂牵梦绕。为尽快掌握操作修理技术,他将铺盖卷从家里搬到厂里,跟师傅边学边干,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他都用在对卷烟设备和机械原理的钻研上,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对设备的保养和大修,写下数万字的学习笔记。苦心人,天不负。两年下来,他便关把一方,独立挡车,当年就创造了厂里同类型卷烟机单班年产量的最高纪录,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也都达到了省定目标。后来,厂里引进了新型卷接机组,他受命赴外地烟厂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成为一名行家里手。不但能高质量地完成对现有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且能达到先进机组中项修理水平。在他的帮助和带领下,该车间4台引进机组均完成了任务,为本厂当年经济效益提高40%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91年起他所带的小组连续4年获全厂同工序班组第一名。
车间白副主任谈起小吴,叹赏不已:“豪杰在这样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放在别人,早就腻了,可豪杰不但不腻,还越干越爱,水平越来越高,实在难得!”
据统计,10多年来,小吴连同他的小组为本厂多创造利润283万元。
小吴不但注重实干,还注重对设备的改革。该厂引进的以美国技术生产的卷接机组,设计生产使用的香烟滤嘴是醋酸嘴,由于成本和其它原因,目前尚不能大批量生产,而能大量生产且成本低的丙纤滤嘴,在此机型上却不能适应,生产率很低。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和另一名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上百次试验,并对机器的5个部位进行了改进,使生产率提高43%,为丙纤滤嘴在中、低档烟中的大批量使用,为降低生产成本立下了大功。仅此一项每年为厂里节约70余万元。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可小吴为了他嗜之如命的工作,将婚期拖了又拖。在父母的催促下,他才好不容易定了婚期,厂里也破例给了他一个月婚假,想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可谁知他蜜月度了仅仅11天,就在父母及妻的责怪埋怨中匆匆返回工作岗位。
有一年,在厂里组织大会战的关键时刻,小吴的父亲病倒了,为了不影响生产,小吴与医院商定,将其父理疗的时间放在晚上。当时厂里实行的是12小时两班倒工作制,每天下班后他要回到距厂4公里外的家里将父亲用自行车带到2公里外的地区医院,进行3个多小时的理疗后送回家,返厂就到了午夜一时,都从不请假。其父不久病危时,既抱怨儿子对其照顾不周,难得见上一面,又心疼儿子工作紧张。弥留之际,小吴赶回家来,开始,老人还能断断续续说几句话,随即就不能开口了,可为了工作,小吴擦干眼泪,当晚又去上班。父亲逝世时,兄弟几人中,唯他不在身边。
忘我工作的吴豪杰,自1987年以来,先后获得省劳模等20多次殊荣,这次又获得了全国劳模的称号,他深情地表示,要把荣誉当作动力和新起点,再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努力,永远奋斗,永不褪色。
(杨乾坤)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