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热起来的空调

2023年09月16日

一、吹皱一池江水

空调进入百姓家是近几年的事。但空调毕竟是高档商品,少则几千元,多则过万元,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消费得起的。可自从空调走人家庭,就象人们刚开始戴手表那样,那是地位、是富裕、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

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个体户,或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家庭开始用上空调时,人们还不大介意。随着近几年地球的转暖,一些地区的人们经受连续几年摄氏近40或40多度的高温蒸烤,再到商场和影院里体会了空调的凉爽以后,市民的话题才开始转到空调上。

“你家买空调了吗?”炎炎夏天或寒冬腊月,竟成了市民们见面的问候话、热门话。说得人心里直犯痒。于是,忙着购空调、装空调,市民们忙得不亦乐乎。空调,成了挡不住的诱惑,是跨世纪的消费热点。

二、“砸锅卖铁”买空调

当然,空调热的诱惑,也不是让人人都动心的。这里还有个消费观念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很多人“动心”买空调,那是被“逼”得没办法的办法。

孙师傅老俩口,是退休多年的老工人,老伴没有工作,子女都已分开另过。一辈子都时十分节俭的老俩口,三个子女结婚,已花光了他的所有积蓄,家里唯一值钱的还剩下一台彩色电视机。老俩口神经一直不太好,睡觉时听不得噪音,自从周围邻居都装了空调后,闷热的夏天,老俩口彻夜不得安眠。关紧窗户睡觉,人就象放在蒸笼里蒸;推开窗户,外面空调的噪音如雷贯耳。万般无奈之下,老俩口东拼西凑了1800元钱,还差1000元,只好卖掉老俩口“相依为命”的电视机,在窗上挂了一台“美的”空调。说心里话,他们是一万个不愿意用彩电去换空调的。

与老人门相比,年轻人当然是讲新潮、讲享受的。小陈两口,结婚仅一年有余,为了“现代化”,已倾尽了两家父母的“血汗钱”。现在空调又热了,小俩口当然不会装“狗熊”。小陈妻子有言在先,单制式的,不要!窗式的太丢份,必须要双制式,而且是分离式的。为了娇妻满意,小陈只好不遗余力了,他托在工行工作的战友搞到6000元低息贷款,又中止了自费的函授学习,好不容易凑够8000元。空调到家,面子是撑起来了,何时还清欠帐?还是妻子的办法妙,一方面继续向双方父母“逼税”,另一方面,节衣缩食,月生活费限定在100元以内。为圆空调梦,竟然连自己的身体都置之度外了。

三、空调何时才空调

市民对空调需求的快速增长,在给厂商带来可观的利润,给市民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烦恼。

如果每台空调按每小时耗电1.5千瓦计,每幢楼按42户算,仅空调就需用电214.2千瓦/小时。现在家属楼房的电线线路设计,线路截面积普遍小,都是按满足日常照明设计布线的,基本没有考虑其它电器的用电量,加上目前已普及了的电视机、电冰箱、电饭煲等,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冬夏两季又是缺电用电高峰,我国目前电力本身就严重不足,一到这两个季节,农业、工业、家庭抢电,供电部门电话不断。电力不足,不是短时间就能想出办法的。由于竞相上空调,有的家属楼刚接上火,电线就被烧掉,接了烧,烧了接,没了止境。改造线路,那不是一句空话,一动就需要成百上千万元。烧的次数多了,供电部门也只好让你“黑压压”的了。家属们选出代表和供电部门商量,其结果只能是关掉空调,继续吹电扇。

(罗宗华)23

上篇:更 正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5/6/199506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5-06/15/14515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