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7日,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在西安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8周年,命名李安民、刘芝逢一家为“爱国拥军模范家庭”。
1991年12月,李安民、刘芝逢夫妇把他们唯一的儿子李斌送到了部队。儿子刚走,家里就连遭不幸,李安民在劳动时不慎受伤致残,刘芝逢的食道癌已经到了晚期。在病痛的折磨和生活困难的重压之下,这对普通的农民把千般难、万般苦默默地担在肩上,没向组织说过一个难字,更没向儿子透过半点实情,三年时间写给儿子的86封家信封封报平安,句句嘱上进。今年1月29日到2月11日,短短13天时间,刘芝逢、李安民先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临终遗言都是“不要叫斌儿回来,安心在部队干,只要他在部队听话,有出息,我们就瞑目了。”在李安民、刘芝逢患病期间,李斌远在山东的大姐李霞、河南的二姐李芬霞以及三姐李爱霞,为了使弟弟无牵无挂地当好兵,分头到处打工,省吃俭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光荣军属”之家,李爱霞结婚时仅仅买了40元的衣服,甚至连盖新房的材料都变卖了。她们说:“为了弟弟好好当兵,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心甘情愿”。李斌没有辜负亲人的期望,去年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今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省委书记安启元代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政委赵连臣代表省军区和驻陕部队分别发表重要讲话。程安东省长宣读了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关于命名李安民、刘芝逢家庭为“爱国拥军模范家庭”的决定》。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号召,全省军民要广泛开展向“爱国拥军模范家庭”学习的活动,学习他们热爱人民军队、支持国防建设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忠于祖国、报效祖国、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省军民的爱国主义热情,把双拥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我省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蒙俊怡本报记者范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