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把好企业“内退”关张建国

2023年09月16日

自从企业实行“内部退休(养)”政策后,“内退”职工一批一批接踵而至。符合条件的退了下来,不够标准的也争着要退,甚至连一些中年骨干也“退”了,形成一股“内退”热。

据笔者了解,一些企业中出现“内退”热的原因,一是一些老职工对企业的改革政策、形势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新变化。对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某些缺点、失误缺乏正确的理解,对暂时的困难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眼不见心不烦的思想,有了“内退”政策,巴不得一退了之。

二是商海的诱惑。打工的潇洒使得有些在岗职工心急手痒,不满足温饱的工资收入,不安心本职工作,一心想去挣大钱。可又怕辞职丢了“饭碗”,更不愿停薪留职交纳管理费。不足“内退”年龄便想方设法,找关系,送人情,或是泡病闹“内退”。一旦退了下来,即刻“孔雀东南飞”。或是受聘于乡镇企业,或是打工,或是摆摊,在外赚大钱,又在企业拿“内退”工资。

三是少数企业把“内退”当作消肿减员的手段。有些企业竟规定男45岁,女40岁的职工一律办理内退。不管他们之中有的是技术尖子,干劲十足,又愿为企业献技出力,还是被“内退”下来,造成“人才”的浪费。

四是有些企业部门的负责人,将工作中与己有矛盾,有成见,难管理的“刺头”,纳人“内退”名单上报企业主管部门。而有的企业主管领导也总是不调查研究地“一级支持一级”。

一些企业实行“内退”政策,让不足年龄,又不能正常工作的部分职工办理内部退休(养),本是出于对老弱病残职工的关怀、照顾,同时使企业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精兵简政,轻装上阵。可是,如今的一些企业“内退”却使得退不愉快,留不安心。只能淡化感情,削弱干劲,冷落人心。因此,企业实行“内退”一定要把握好原则,切忌随意行事。

上篇:拭去尘埃现光明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5/10/1995102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5-10/21/1481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