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一局一处原工程师吴铭世在生命垂危时,面对待业三四年的女儿和时刻操心女儿工作着落的妻子说“企业现在有困难,不要为找工作,给领导添麻烦。”他唯一的请求是:请在他火化时,为他穿一身新铁路服。8月28日,吴铭世带着对工作和企业的万般留恋离开了人世。噩耗传来,一处领导和职工无不为企业失去这么
一位优秀技术人员感到惋惜,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所感动。
吴铭世1957年7月从天水铁路工程学校毕业分配到铁一局一处工作,先后参加了兰银线、兰新线、干武线、阳安线、梅七线和津浦复线等铁路主要干线的施工。1979年调处技术科工作,主管侯西铁路和西安市黑河引水一期和二期的施工技术工作。10多年基层工作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尤其在模板设计方面,为全处首屈一指,被大家誉为模板设计的“专家”,他日常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赢得大家称赞,1994年在全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评比中,他破例受到表彰。
1990年,吴铭世因患癌症被切除了胆囊和胆总管。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亲朋纷纷劝他别工作了,想吃啥吃啥,想到哪儿玩到哪儿玩。可他手术出院后,从不停止工作。他说:“人活着就要干工作,我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是党和国家把我培养起来的,我活一天,就要为国家做一份贡献。”
在他担任一处黑河引水工程师期间,常常拖着病弱的身体到工地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施工设计。沣峪渡槽是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中两项最大的外露工程之一,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按原设计,质量无法保证。吴铭世带病看工地,搞测算,查资料、画图纸,历经一月,他搞了上百张草图及上千个数据,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施工方案。随后,他又10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一次曾跟着工班干了两个通宵,晕倒在工地上。吴工的心血没有白费。沣浴渡槽获得陕西省优质工程称号,并先后荣获陕西省、国家级QC成果优秀奖。
1994年5月,吴铭世病情加重办了病退,但他人退心不退,仍积极主动为企业分忧,不计报酬为一处工作。特别是去年9月,一处中标承建郑洛高速公路仁存沟高架桥工程后,他发挥“模板专家”的作用,担负起箱梁模型设计任务。工作量大,时间紧,为尽早完成设计,他常常是,干了白天干晚上,节假目也不休息,比选一个又一个方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奉献给企业。癌症使他身体乏力,虚汗流个不断,他便毛巾不离身,边擦汗、边绘图,提前拿出了最先进的设计,大大地缩短了拆、立模时间,为一处创造六天半完成一节箱梁预制,顶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年6月,一处中标承建吐(鲁番)大(黄山)高速公路施王任务,有模板要进行特殊设计。他得知后,7月中旬又主动请战,对领导讲:“我患的是不治之症,身体就是这样了,只要我还能动一天,就让我为企业干一天”,望着他哪越来越虚弱的身体,领导劝他复查身体,回来再说。在妻子、同事们的再三劝说下,他被送进了医院。但已经晚了,癌细胞已转移、扩散。
吴铭世追悼会哪天,成群结队的一处干部职工,纷纷自愿地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人们为失去一位好干部,好同志深感悲痛。
(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