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被誉为世界电子机械制造企业的巨人——德国西门子公司,一贯奉行“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的培训而提高”信念,他们坚持“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在全公司37万员工中,开设了50余种专业,通过针对性极强的连续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技能、素质和创业精神,从而为西门子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西门子公司的做法的确棋高一着,极富战略眼光。
有识之士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然而,如何得人才,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然,一些企业以高薪聘人才,不失为企业解决急需人才的一个捷径,但一味眼晴向外,不在企业内部挖潜,忽视职工教育与专业培训,则失之偏颇。首先,单位外聘人才,乃权宜之计,绝非长久之计。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狠抓职工教育与专业培训,注意挖掘、培养和使用好现有和潜在的人才,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这才是企业发展与腾飞的坚实基础。否则,会使企业的整体素质下降,后患无穷。其次,重金外聘人才,不仅代价太大,而且被挖来的人大多自视清高,对轻易就得到的高薪及高位不见得会去珍惜,而且不经意就会表现出一种恃宠而骄、不可一世之气,招来“女婿”气走“儿”的现象便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
变“输血”为“造血”,眼睛向内挖潜力,坚持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这才是上乘之举。下大功夫,花大本钱,培养和起用自己眼皮底下的人才,并努力创道一个重才、识才、养才、用才、爱才,护才的良好环境,就会“才源”茂盛,企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