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位奶牛配钟员的故事

2023年09月16日

尹秉谦

一个普通的奶牛配种员,被评为陕西省农垦系统的先进工作者,人们无不为武同友取得的优异成绩而高兴,同时,也为他精湛的配种技术所折服。

武同友是西安市草滩农场奶牛一场的配种员。今年刚满30岁。高中毕业后被招工到奶牛一场当了一名畜牧工人。喂牛,集肥,送水,他干一行就认真把它干好。后来,组织上让他搞奶牛人工配种工作,一向憨厚寡言的武同友,这时却犹豫起来了。心想:苦脏累咱不怕,就是这整天“掏牛屁股”的工作,怕将来连媳妇都找不到。这时,他的女友即现在的妻子却全力支持他。从此,武同友走上了配种员的岗位,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好这个工作。

刚开始,他给有多年配种工作实践经验的老师傅武成才当徒弟。不管严寒酷暑,跟着师傅整天泡在牛群里,了解每头牛的发情情况,学习操作技术,不懂就问,虚心请教。凭着他刻苦顽强的毅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人工配种的技术,并能独立操作。1990年初次单独承担一群牛的配种工作,就取得了受贻率89%的好成绩。这使他兴奋,使他受到鼓舞,增添了他干好这项工作的信心。

他深知,要想进以步提高配种受胎率,没有充足的奶牛专业理论知识不行,也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于是,学习成了他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什么奶牛遗传学、病理学等,凡是与养牛有关的知识他都刻苦学,1991年又报名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他边学习边实践,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又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请教理论,并不断地把自己的实践从理论上加以总结,这样,他的配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武同友以他高超的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配种受胎新纪录。1991年受胎率达到94%,第一次超过了他的师傅;1992年达到95%;1993年一跃而达到96.05%;1994年在气候等不利条件下,受胎率仍达到95.48%。连续3年育成牛配种受胎率达到100%,繁殖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奶牛产犊间隔平均为409.5天,比西北地区的444天缩了734.5天。面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有30多年配种经验的老配种员和年轻的专科毕业生都折服了,1994年加拿大畜牧专家来场参观,也翘起了大拇指,称赞奶牛一场牛群素质可与加拿大相媲美。

配种受胎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奶牛一场奶牛头年产突破了8000公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荣获农业部颁发的“金牛奖”。武同友也连年被农场和畜牧系统树为标兵,多次受到奖励。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恩人,您在哪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5/10/1995102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5-10/26/14825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