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闲话读书

2023年09月16日

文/曾茂辉

古人有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蒲松龄老先生也在《聊斋志异》中写过这类故事,很感人。当然,那是小说家言,不足信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从书中找到钱财的。意大利一位叫保罗的大学生,在图书馆借了本书,读到最后一页,发现一行手写小字,让他到法院去继承作者全部财产。原来,本书作者因无人欣赏他的作品,气愤地把全部作品付之一炬,只留一本送给图书馆,并立遗嘱把全部家产赠给第一个读者;保罗由此成了拥有400万里拉的富翁。

幸运不会光顾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象保罗这样幸运的可能只是几百万分之一。可通过读书而明事理、长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知慧和才干,并达到致富目的的人却很多。有个日本专家为我国一家塑料工厂产品裂纹毛病开了张“处方”:“搅拌”。索酬10000美元。他的理由是:字不值钱,可我知道为什么写这两个字,这就值钱了。

不过,现如今读书的人已不多见了。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读书人就更难见了。也有读书人,但多是读消闲的、轻松的、刺激的。有个单位团委搞问卷调查,其中问: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是什么?在收回的40多张问卷中,只有两个答对了,其余全是错的,竟还有回答《玫瑰梦》的! 因不读书引发的笑话趣谈很不少,可这并不影响恋爱、结婚和生孩子,所以为活得轻松自在,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书绝缘。到一些青年朋友家中,看遍大厅小室,找不到一本书的影子。曾在不少青年中作过调查,十有八九的业余时间都不读书不看报。上年纪的人不读书不看报,虽说不好,但情有可原;而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与书断交,不论怎样说都很可怕。古人崇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知道现在的青年是不是想将来都成为“白丁”,回到结绳记事的蒙昧远古?

上篇:哀痛洛桑呼唤良知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5/10/1995102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5-10/28/1483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