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说“废”

2023年09月16日

高裕忠

眼下在一些单位,特别是个别领导,不能全面、公正、科学地看人,甚至拿“合不合脾气”、“听不听话”作为标准看待人,使用人,从而把一部分人打入“废”人之列;有的单位不是积极地为人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条件,而以什么“庸”、“劣”、“富余”等等理由把人“废”在一边;有的单位借机构改革之机,搞“优亲组合”、“关系搭挡”。诸如此类,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物无废物,人无废人,这早已是历史证明肯定了的。例如韩信在项羽眼里只不过是个“废”人,可在萧何眼里却成了奇才;《三国演义》里那个徐庶,在刘备手下是个“能人”,可到了曹操手下却终身未献一策,未出一计,成了“只食俸禄”的“废”人。现实生活中常见这种情况,某某人在甲单位不被重视、工作得窝窝囊囊,可跳到乙单位却神通广大,“废”人一下变成了“能”人。

要使单位无“废”人,关键在于领导要用“慧眼”去发现人,培养人,使用人,并将他们放在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尽其才,显其能。要让人把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光有“慧眼”还不够,还要有坦诚之心。徐庶之所以成了“废”人,毛病就出在曹操伪造其母手书的不诚上;而韩信由“废”变“能”,除韩信确有超人之处外,“月下追韩信”则是萧何诚心诚意的最好体现。

人是万物之灵。改革也好,开放也罢,说到底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充分施展才能。在经济建设的今天,单位领导不妨对那些“废”人的特长作一些摸底调查,并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就能使四化建设更加顺利地进行。21

上篇:采纳职工好建议点滴节约汇成河
下篇:杨凌面粉厂越办越红火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5-12/16/1495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