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麟
近年来,因受社会上影响,不少人把公有制企业或以公有制为主的企业的厂长、经理也称为“老板”。此事虽看起来仅仅是一称谓,但却使职工与企业领导有了隔膜,实不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更别说能让职工有“主人翁”之责任感了。
公有制企业的领导人,是代表国家管理企业的。他们的权力是党和企业职工给的,他们的职责是上为国家作贡献,下为职工谋福利,这与那些私有制的工厂、商店的所有者(老板),是有本质区别的。令人遗憾的是,有的公有制企业领导虽然也知晓“老板”这一称谓十分不妥,但却不置可否,结果等于默认,使上下左右都叫起了“老板”。
近日听说石家庄部分公有制企业针对流行称谓发出“不当‘老板’,当好公仆”的倡议。他们诚恳提醒每一位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像优秀的社会主义企业家马恩华那样,“拼搏、爱民、廉洁”,当人民的好公仆。
职工之心,乃企业之根。倘一些公有制企业的领导仍以“老板”自居,心目中没有职工,独断专权,不仅会失去民心,而且势必导致企业陷于困境而难以自拔。
人心顺,企业兴。盼公有制企业的领导们能赶快丢弃“老板”心态,重塑公仆这一伟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