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不要问为什么

致蓝翎先生

2023年09月16日

文/冯日乾

我只记着自己有一个被人嘲为“过了时的大优点”,当然其实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大毛病:“太认真”。没想到天外有天,世上还有比我更认真的人,那就是您,蓝翎先生。

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在黄金时间播出几集后忽然销声匿影了,改播《武则天》。就这么个上不了党委会、文代会,也上不了居委会、家庭会的豆芥小事,您却在1995年7月19日光明日报著文呼吁“把戏演完”,未免认真得过了头。

现时,电视上“如此违背常理的做法”多了,岂止一个电视剧被“拦腰打住”。我想您一定和我一样,有过如下遭遇:荧屏上,先是某制片厂或制作中心什么的标志闪现,然后推出一个电视剧的名字。你松了口气,虽说超过了预定时间,但该演的终于开演了。然而,接下来却是由于百听所以博厌的广告,一个又一个。有时候,节目正演,突然响起“晚间新闻”开始曲,但新闻未讲之前,又是一串已经听得耳膜生茧的广告。或者:先闻得“现在播送气象台今天下午6点钟发布的天气预报——”你恭耳细听,紧接着射入耳孔的却是某猪饲料保你发发发之类的聒噪。

要播广告何不固定一个广告节目时间,爱听就听,不爱听拉倒,插在题目与正文之间或是冒号之后,不是对观众实行强制吗?不是文理不通吗?既然新闻比一切节目重要,时间一到任何节目都得让路,为什么又插上广告,很像“文革”时期什么文件、材料之前都得加上一段“最高指示”一样?我曾经想,电视台可以这么不通情理也不顾文理,当教师的可不可以这样讲课:“这一堂我们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儿子最近开了一个快餐馆,欢迎各位学子光顾!”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在宣布“现在做工作报告”之后来一句:“我老爹下星期天过生日……”?

然而,时间一久我也“想通”了,人家电视台都不顾惜自己的形象,你急什么?电视观众万万千,包括各级电视管理部门的同志在内,大家都以为是“通”的,你又何必认真,一定要说人家“不通”!雷打不动、压倒一切的新闻被拦“颈”截断插播广告,显然比拦腰打住《趟》剧改播《武则天》更“违背常情”,我连前者都习惯了,您却连后者也想不通,不是比在下更“迂执”吗?

您问:如果认为两个电视剧都是好作品,为什么不依“先来后到的顺序”?又强调:这么随便改换节目乃是对观众的“极不尊重”。是的,“叫花子进庙,也讲个先来后到。”但那是陈年老话了,焉知人家《武则天》和它《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就一定是花子对花子?时至今日,先生不敬畏现实生活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却念念不忘那句先来后到的老话,岂不认真得背时?至于尊重观众,请问:观众是什么?最高的定性该是“人民”吧。然而,人在上帝眼里不过跟蚂蚁一样,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君的心里也只是无所谓的“下愚”。人家电视台居高临下,是恩赐我们节目的“上帝”,是大权在握叫谁停谁就不能不停的“君”,而您却老记着我们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又听信有些人“观众是上帝”的甜言蜜语,说得不客气些,简直认真得有点糊涂。

我们这些“太认真”者的大患就在于遇事总要“想来想去”,问个“可以解说的道理”。其实,想清了又管何用?新闻中间插广告,冒号之后换话题的道理,不明明白白是电视台被广告主所收买吗,你能怎样?所以我说,我们还是自己解放自己,不要问为什么;腰斩只好任腰斩,好在还有《武则天》。

蓝翎先生,可同意我的“馊策”?

上篇:没有了
下篇:看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6-01/30/15052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