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呼唤社会保障

2023年09月16日

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沉重的负担已压得很多企业喘不过气来,厂长经理们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深层障碍,呼唤尽快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历史形成的重负

国有企业的负担问题是历史形成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老有所养问题突出。目前企业中特别是老企业中,离退休人员的比重越来越大,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位中二型企业厂长谈到“我们企业在职职工1300多人,而退休职工近600人,两个人负担一名退休职工,太多的前辈使企业开资入不敷出。”还有很多企业离退休职工人数超过在职职工的50%以上,严重地困扰着企业的发展。调查中占88.2%的企业家们认为,这些老职工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离退休金就是他们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理应得到应有的照顾,弃而不顾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公德所不容的。但一些企业目前状况又无能力负担,使企业家进退维谷陷入困境。

富余人员安置路在何方。现代社会充满了经济风险,其中之一失业风险就摆在企业职工的面前。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科学管理,首先就要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定人定岗。这样势必形成大量的富余人员沉淀下来造成隐性失业,反过来又影响企业改革顺利进行。还有一些创经营效益不好停工停产,职工长期放假,如果都流入社会无工可做,必然形成不安定因素。正如一位国有企业的青年厂长说:“太多的嘴、太少的腿、人多事少,富余人员的安置路在何方”。对此有同感的占被调查厂长经理的64.7%。

福利供给困难重重。企业办社会,使企业集多重功能于一身,职工的住房、医疗保健等福利支出都由企业承包下来,迫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当前购买一套两居室楼房起码需要六七万元,普通职工只能望尘莫及。医疗部门一些国外检查设备的引进,使各项检查费用日益昂贵,药品更新换代,使企业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福利基金更加雪上加霜。一位厂长说:“做一次CT几百元,开一盒合资厂生产的一般药品也要几十元。一个厂要摊上几个老病号,如再加上重症绝症患者,我就是给职工50%报销医疗费,企业也承受不了”。

企盼与设想

建立起一整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政府和企业的财力得以承受,又能解决职工实际困难,解除企业家们的后顾之忧。被调查的厂长经理们根据现有情况提出一些设想。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力度。64.7%的被调查者认为,以企业工资总额为计算基数按一定比例提取企业的份额,职工个人也要为自己的老有所养付出一份,再加上政府的投入,由保险部门集中起来进行专门管理,设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并逐步加大投入份额。同时使这部分资金流动起来,保证安全有效获得较大幅度的增值,源源不断地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真正使养老保险与企业经营管理彻底脱勾,实现养老社会化。

实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劳动力流动制度。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如何优化劳动资源配置,搞好富余人员安排,是很多厂长经理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占58.8%的被调查的厂长经理认为,应实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政府应根据全市劳动力需求情况、多方协调安排一部分;企业多搞第三产业内部消化一部分;职工个人自找门路再分离一部分。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市场和民间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为劳动力流动铺路搭桥。 (许铁张凤文)?

上篇:救人不留姓名 好司机在西飞 废卢布充美元 贪便宜险上当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6/3/1996030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6-03/09/1513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