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她的事业在矿山

——赵伯璧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2023年09月16日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耀武 本报记者 杨明洲

编者按

澄合矿务局二矿主管机电的副总工程师、33年深入井下恪尽职守、艰苦奋斗的巾帼女杰、全国劳模赵伯璧的事迹感人至深。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一个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赵伯璧作了高度评价,安启元书记在批示中指出:“我们要学习赵伯璧同志崇高的品德、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忠诚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竭尽全力地干好本职工作。”

对赵伯璧的先进事迹,本报近年曾作过报道。为了配合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向赵伯璧同志学习的活动,我们从即日起再推出一组系列报道,供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学习。

在197米深处的地下煤井,我们采访了澄合矿务局二矿机电副总工、全国劳模、闻名三秦的巾帼女杰赵伯璧。

我们身边的赵总已年过五十,她身穿旧工作衣,足登高筒雨靴,瘦小的身躯和露出矿工帽的几缕华发,记载着她井下33年跋涉的历程和奉献。陪同采访的二矿同志告诉记者,从1983年以来,赵总设计和主持施工的除二矿井下供电、排水、排矸等机电工程和技术改造以外,还主持参与了矿上的主扇更换、斜井提升系统改造、主翻煤机更换、立井井筒装备检修等6个大项的检修和设备改造,创造和节约价值1000余万元。

在谈话中,只能并排坐两人的窄轨井下电车,将我们送到距井口3000多米的采掘巷道,接着便顺着起伏不平的煤巷步行前进。50多岁的赵官来工程师是赵总30多年的老同事,他指着固定在巷道顶部和帮上粗细不等的电线、电缆线路、水管道和沿途的机电设备告诉记者,这些电话、电机车线路以及高压、低压动力线、送水和排水管道,还有线路上的防爆开关、按扭、电铃、调度绞车,都是赵总管理的机电工作范围。为了保证线路畅通,赵总每月下井都在十多次以上,有时多达20次。一旦井下发生故障,赵总总是接到电话就赶下井来,带领工人们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要忙成10个小时到20多个小时。有人对赵总井下工作作了大致统计,33年来她下井累计5000余次,在井下工作行走总里程加起来不少于1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两圈半。

从井下电车站下来到采掘工作面,我们步行了1000余米,其间顺着煤巷翻了成10道梁,最长的坡长140米,坡度22°,连几位年轻记者爬坡时也是手足并用,气喘嘘嘘。途中有6个积水区,象过小河一样,一不留神连一尺高的雨靴也灌进了水。陪同的同志一面招呼大伙踩着铁轨走,一面介绍赵总在齐腰深的水里抢险的事迹。那是1985年4月30日下午3时许,一家县办煤矿高压接地,导致二矿井下供电中断,水泵停转,每小时近300立方米的井下涌水,使大巷瞬时变成一片汪洋。正在开会的赵伯璧闻讯直奔井下,趟着齐腰深的冷水,连游带漂地赶到井下变电所。面对整个矿井可能被淹的情势,她在一线指挥工人抢险,很快在深水中找到并启用了备用线路,恢复局部供电全力排水。变电所、排水泵房保住了,矿井避免了一场灾难,赵伯璧却在井下冷水中扑腾了10来个小时,到升井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了。(下转第二版)

上篇:广告
下篇:陕建厂“青年志愿者行动”17年坚持不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6/5/1996050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6-05/04/1525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