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调车岗位18年

——记梅家坪车务段瑶曲车站调车长张继宏

2023年09月16日

干过铁路的人都知道,调车工作日晒雨淋、顶风冒雪不说,天天在运行的列车上攀上跳下,风雨无阻,实属脏险累工种。然而,在那沟壑纵横、桥隧相连的梅七线上,有一位从事调车工作18年,从未发生过任何行车和人身事故的调车长,他就是梅家坪车务段瑶曲车站调车长、出席路局的劳模——张继宏。

今年36岁的张继宏,凭着“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问一句”的作风使他所带的调车组人人安全,他所编的列车趟趟正点。

瑶曲车站是梅七线上的区段编组站,担负着前河镇、安子沟两站小运转取送作业。距前河镇车站的两个区间虽说仅有22公里,但这段线路上就有10个隧道,最长的3883米,且坡度大弯道小在这样的线路上跑小运转,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故。一天晚上,张继宏在前河镇车站编组3802次小运转列车。列车编成后已是19点40分,即将到了下班时间,为了对安全负责,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对每个车辆的装载、加固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有一车辆门拴丢失。车门关不住,不仅容易打坏线路两侧的信号设备,还会造成偏载和翻车等严重后果。想到这些,他一方面通知车站值班人员,一方面用找来的铁丝、铁棍等对车辆重新进行了加固捆绑,保证了列车的安全。

张继宏常说,要保证调车绝对安全,靠的是班组的合力,为此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制动员芦勇因初次干调车,业务生疏,车站领导便把他安排在张继宏班组。在一次调车作业中张继宏发现他上车的姿势不正确,便及时甩出了红旗,当机车停稳时芦勇被拖了一米左右,一场可能发生的人身事故避免了。从此芦勇一回到家里便拉上窗帘关上灯反复练习,基本功很快有了提高。在张继宏的帮助下,连结员刘凯也勤学苦练,不但工作干得好,安全无事故,而且在去年西安分局举办的调车比武中,荣获第一名。

如果说事业和家庭是人生天平的话,在张继宏心中却常常向前者倾斜。去年,家居丹凤县的母亲患病发来电报。当时正赶上建线会战,张继宏毅然决定留在站上,后来母亲病重,他便把老人接到了咸阳治疗,安排妻子在身边照顾,自己便匆匆赶回车站。

18年来,张继宏这位普普通通的调车长,虽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这6500个日日夜夜,有多少个严寒酷暑,又有多少个风霜雪夜,他从没有因气候恶劣而耽误过一钩,错挂过一辆,更没有因家事或身体不适而请过一天假,换过一个班,他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但处处有平凡中的壮举,真正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本色。(周玉琴)?

上篇:华星公司承包秦川牛场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6/7/1996071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6-07/18/15415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