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着艰苦创业光荣传统的紫阳工务段,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文明新风吹遍了工区。职工自己动手修建的亭榭、假山、小桥、流水分布在工区的房前屋后,犹如不败的鲜花点缀在大山的怀抱,驱赶着山里工区的寂寞。
紫阳工务段地处巴山腹地,段机关和管内线、桥、隧工区全部处在山大沟深、工作条件艰苦、文化生活单调的沿线小站。去年,在路局、分局的支持下,该段巴山工务指导区建起了正规的篮球场、花园、凉亭、养鱼池、小树林,给冷寞、沉寂的巴山增添了勃勃生机。在这些环境工程中,有许多项目是职工自己动手干的,如去年8、9两月,职工利用休息时间背沙石150余立方,运送开挖鱼塘泥土100余方,义务植树600多棵,为工程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这一事件使该段领导认识到,少的投入,同样能够获得大的收益。在该段的正确引导和宣传下,职工自己动手建家园的文明新风,很快在该段机关和沿线各工区铺开。麻柳线路工区职工在庭院内筑起了假山,建起了亭榭;大竹园线路工区职工在房前砌起了花坛,修建了喷池;大米溪桥隧工区职工在屋前垒起了假山,养起了金鱼;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段机关干部职工利用机关建在汉江边的有利地形,自己动手,建起了“江边公园”,他们利用费旧钢轨焊接了栏墙,架起了葡萄园,清理了多年堆积的生活垃圾,修筑了到江边的河堤路,配合工人建起了游泳池,凉亭……该段段长管建民说,改造这些环境工程,他们仅花了4万多元的材料费,工钱差不多都由职工的义务劳动顶替了。
环境的改善,调动了职工安心山区、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在安康分局多次“平推”检查中,该段线路质量始终保持前列,受到分局领导好评。 (肖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