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30年干完105年工作量的人

2023年09月26日

文/张向阳

摄影/杨荣

陈茹是西飞公司机加总厂31厂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工,她用自己30年的实际行动为千千万万个当代中国工人做出了表率。1996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城镇妇女建功立业标兵等光荣称号。为此,人们敬佩称她是“干家子”。

陈茹的工作是负责500毫米以下飞机零件加工的划线工作。有一项只有小拇指盖儿大的活儿,存在装夹难、划线难许多问题,工作效率很低。以往干这种活,都是习惯跟着前人的经验走。可陈茹却“穷琢磨”开了:不懂,她请教老师傅、翻阅技术书籍。别人休息,她却苦思冥想、潜心钻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多久,她摸索自制了一套夹具、样板,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10倍。

同事们说,陈茹是个“革新迷”:别人不屑的难题,她热情有加;别人不想搭功夫的难题,她舍得时间;别人无力而为的难题,她能攻下来。一日复一日,一项接一项。在公司小改小革记录簿上,陈茹竟有500多项小改小革成果,自制的、不起眼的小样板,小夹具装了满满一大抽屉。在生产中,这些小成果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凭着突出的工作成绩,陈茹先后获得公司级先进称号24次,部、省、局先进称号8次,国家级先进称号3次。

有一年,机加总厂经管科缺一名出纳员,有关领导觉得陈茹挺合适。熟人、朋友闻讯后,都替她高兴:这下好了,娇小瘦弱的陈茹再不必整天围着划线平台摔汗珠子了……然而,这么好的工作却被陈茹毅然拒绝了。当有人对这事表示不理解时,她说:“厂里缺的不是一个出纳员,而是一名划线工人,那里最需要我!”30年来,陈茹曾6次主动放弃了调干当职员的机会,更不用说主动去找在某单位当领导的大哥和在另一家企业任部长的夫兄调换工作了。她常常说,“当工人,也照样会有作为的,照样能干出名堂!陈茹始终不改初衷,至今无怨无悔。

陈茹除了“干家子”这个美誉,还有一个“免检工人”的称谓。

这是该厂检验人员送给他的。在他们心目中,陈茹的产品质量没有废品。30年来,陈茹划过的零件数以万计,在检验人员这份信任里,谁也说不清究竟包含着陈茹多少心血?去年冬天一个晚上,陈茹干完活已是深夜12时。回到家,一边吃着饭,一边像平时一样与丈夫聊起了“饭桌话题”——划线。他理解她,也常常津津乐道地“陪”着她。陈茹忽然一惊:不好!有一项活儿可能有误。于是,碗一撂,又要返厂。“这么晚了……”丈夫把她挡在了门口……第二天凌晨6时,她实在无法安睡,一骨碌爬了起来就直奔厂里……一个钟头后,她又转回家迫不急待地告诉丈夫,活对着哩,没错!

“飞机与汽车虽然都是交通工具。要是汽车出故障了,路边一靠开修。可飞机若在空中发生故障,却……”陈茹就是这样理解飞机产品质量的。因此,30年来她所干得活合格率几乎达到100%。

在陈茹的家里,有一沓1987年之前的“换休假条”,假共有80天。据知情人讲,加班时间累计16小时,才能挣一天换休假……陈茹换休假有几百天,可她一天也顾不上休。

汇小溪可以成江河,积跬步可以致千里。30年来,陈茹只争朝夕,一分分、一秒秒地“挤”时间,竟一“挤”就是近1000个工作日。

“奖励疗养半个月”是西飞公司工会为职工办的一件实事,也是职工难得出外休闲的机会。疗养地方多是桂林、青岛、黄山等旅游胜地,花销也不用愁,包吃、包住。这么好的事,可陈茹一让就是10次,至今,她仍然没有出外疗养过一次。

1996年10月20日,陈茹的儿子吕辉和媳妇打算去深圳他大舅那里度“蜜月”。陈茹的大哥和姐姐及家人们都在深圳工作、居住。大舅交给吕辉一项“光荣”任务:无论如何把你妈拉来,坐飞机、坐火车随你们挑,一切花销我包……在哥哥和姐姐的心目中,陈茹当了几十年工人,是姊妹们生活的最清苦的—个,他们时时想方设法给小妹一些弥补。可陈茹最终还是没和儿子、儿媳一走去。

“30年啦,不说该休息一会儿了,就说喘口气也该喘了……”亲人们总是这样劝她。

难道陈茹的身体真不需要疗养、喘气吗?真的每天都那样精力充沛吗?

“不、不,真不是那回事!”一位同事几乎流着泪说: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正在加班的陈茹突然一阵感到难受,呕吐不止。她极想休息一半天缓个劲,可一想到那些下道工序等活的工人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到保健站打了针“止吐药”,又返回工作岗位了。这天,活全部加工完了,可在回家的路上,她却晕倒了。丈夫见她迟迟没有回来,实在等不住了,就沿上班的路骑车接她。此时,正碰上一位好心的农民送她回家……

“陈茹啊,陈茹,你如果以后还这么干,我就……”丈夫吕春生实在说不下去了。

谁没有个头痛脑热,况且陈茹还是一位曾患过一场重病的女性啊!30年来曾5次晕倒在下班途中,可让她总揪心不下的还是活儿。

“陈茹是生产一线上的一面红旗,去年,她班由于“班风”好、善打硬仗,被公司评为1996年度一级班组了。”一提起陈茹,人们除了赞叹便是钦佩。

数字是单调的、枯燥的,可若用来诠释陈茹的人生足迹,却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陈茹30年完成工时215950小时,以国家每年定额工作量2064小时来除,相当于干了105年的工作量。陈茹30年如一日,在生产一线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赢得了同事及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由衷钦佩。

早上提前三十分钟开工,中午提前六

十分钟开工、晚上推迟一百二十分钟收工陈茹竟“挤”出了近1000个工作日。

▲在大型飞机制造企业干了30年的500毫米以下飞机机加零件划线,陈茹热情不减,无怨无悔。

青工是企业的未来,陈茹明白这个理儿,但更明白自己的责任。

上篇:没有了
下篇:班组长应把好“五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3/19970322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3/22/21358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