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有社
时下,什么事都讲究个包装,有幅漫画就颇具代表性:一个包装考究的礼盒,待打开盒子,取去层层精美的包装,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牙签。漫画当然有其夸张的一面,但现实生活中注重包装,不讲实际效果的事确实不少, “包装批评”就是一例。
“包装批评”有各种表现:本来要批评某人,却是先罗列一大堆优点;本来应该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却说成是希望今后如何如何;显然是犯有严重错误,在批评时却说成是客观条件影响,一时疏忽;本来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却“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似乎人人都是“完人”……
究其原因,一是有的人批评上级心有余悸,怕穿小鞋,怕影响“进步”;二是在同级之间开展批评怕伤和气;三是批评下级怕得罪人,怕丢选票,不愿批评;四是因为一些人对批评特别敏感,听到批评就叫就吵就闹,有时搅和得正常工作都难以进行,批评者也就不愿惹麻烦,不敢批评。归根到底,“包装批评”是“私”心在作怪,不是以革命利益为重,以党的事业为重,而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事先考虑的是一己私利。
批评经过“包装”,没有了锋芒,没有了原则,失去了批评的本意。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歪风邪气得不到抑制,正气就得不到伸张,必然挫伤勤勤恳恳干工作的同志的积极性,也容易滋生和助长自由主义。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 “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批评是清醒剂,是事业进步的动力。听不到批评的意见,不采纳批评的建议,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大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批评的质量,力戒“包装批评”。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