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电 700多年前,当马可·波罗把中国的面条和馅饼带回意大利时,他可能不会想到,这两种食品的意大利“版本”——意大利面条和比萨饼会在今天风靡全球。他也可能不会想到,他的后代们也和他一样热爱中国这片东方神秘的土地。
马可·波罗的第三十代后裔,曾36次访问中国的西罗·波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波罗一家对中国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应国际商会的邀请,西罗·波罗来上海出席于4月9日开幕的国际商会第32次世界大会,并在会上作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专题演讲。
可以说,西罗的一生是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6年前,他应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邀请首次访华,并受到这两位中国领导人的接见。至今他还戴着周恩来送给他的一枚挂在手表链上的纯金牌,牌的正面镌刻着中文的“囍”字,背面是中文的“爱”字。
此后,他又多次访问中国。他说:“我目睹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
他还积极投身于意中友好关系的发展。在1961年第一次访华中,他出席了马可·波罗博物馆的揭幕仪式,又参加了促成中意相互承认的重要会谈。1971年,西罗参加了推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活动。同年10月意大利政府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85年,他被欧盟任命为派往中国的特使后,于1988年创建了欧洲中国市场合作网络,他还在一年后建立中国及亚洲研究中心。
西罗是一位政治经济学教授和精通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研究中国当代经济的专家,这位60多岁的老人写出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两部专著——《开辟中国市场》和《中国的合资企业》,并且在国际舞台上挺身而出,维护中国的利益。
去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西罗列举了大量事实和数据,赞扬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义正辞严地驳斥了一些国家的代表对中国的开放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攻击。
他告诉记者,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将使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继续下去。在国际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将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
西罗表示,他将继续为欧洲与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交往做出自己的努力。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