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河流水污染比较严重。水利部1995年完成的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的700余条河流近10万公里河长中,水质良好(即符合地表水一、二类标准)的河长只占32.2%;受污染(相当于四、五类及超过五类)的河长已占46.5%,其中10.6%属严重污染,水体丧失使用价值。而在1984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中,受污染河长只占21.8%,10年间,污染河长增加了一倍以上。
二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湖泊面积缩小,咸化趋势明显。
三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沿海地区海咸水入侵。
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无节制地排放污水,据最新调查资料,现在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八十年代初的一倍以上,这些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人江河湖库;其次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特别是从事小造纸、小制革等“十五小”的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对水环境污染尤重;三是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互为因果,加剧了水环境问题;四是水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光明日报》97.4.3吴雅丽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