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不失时机扩大其范围,进一步孤立和削弱俄罗斯,重建新的欧洲安全机构,遂提出并实施所谓的东扩计划。
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对俄主要构成三方面的威胁:一是外交上和国际事务上,剥夺了俄罗斯对欧洲的发言权,使其再难以染指欧洲,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二是在军事上,恶化了俄的地缘安全环境,使其丧失了东欧这块“缓冲地带”和“屏障”,宜接暴露在北约的军事力量下:三是龙在政治上,威胁了俄国的改革进程,使其内部各种矛盾斗争更加尖锐,影响到俄未来和发展方向。
一石激起千重浪。北约东扩在俄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种是主张坚决回击,采取强硬的态度。认为对于西方国家,你越软,他越硬,退缩是无出路的,这已经为几百年历史所证明,万不得已,可运用军事手段,一种是主张同西方加强协商,采取软硬兼施的态度。认为北约东扩既是对俄的严峻挑战,但俄再度同西方对抗对俄本身发展也严重不利,应加强对话,在坚持原则的立场上,保持克制的态度,既解决问题,又避免激化:另一种是主张大可不必害怕,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认为北约之所以东扩,就是因为俄民主制度还不够稳定,如俄民主制度达到西方的标准,北约东扩也就失去了必要性。
针对这些不同主张以及根据俄目前的反应,俄在对待北约东扩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不稳定性,其对策将在国内外各种势力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其中最有可能形成三种方案:
一是以附加条件承认北约东扩。鉴于北约东扩不可避免,而俄又难以用实力与之抗衡,因此采取折衷方法,在承认北约东扩前提下,提出条件,即要求北约不在中、东欧国家部署核武器、进攻性武器和外国军队,未经俄许可北约军队不得参与俄接壤地区举行的军事演习等,最好能像法国一样,中、东欧国家仅加入北约的政治组织而不加入其军事组织。
二是以时间换取空间,采取“缓兵之计”拖延北约东扩。俄认为,北约东扩在实施中也并非易事,应以谈判赢得时间,巩固国内,增强国力,改善同西方与东、中欧的关系,改变目前的不利态势。在政治上,俄表现出弹性外交,既表示让步,又坚持原则上的坚定性,使西方东扩时不得不考虑俄的反应和某些利益。在军事上,俄将虚实结合,一方面,在裁军谈判的限制核武器条约中抬高要价,另一方面,加强与欧洲接壤地区南北两翼的兵力部署,加快同独联体国家实现军事一体化步骤。
三是以变对变,用“第三条道路”对抗北约东扩。针对俄和西方都不愿回到重新对抗的老路上来,俄可能考虑用建立其它安全结构的方法,降低北约对欧洲安全的作用,对抗北约东扩。首先,明确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同北约的关系,尽力实现部分重大安全问题改由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讨论;其次,俄可能提出与北约签署1+1伙伴合作条约的构想,用法律形式建立一种高于北约的以俄同北约为“双支柱”的欧洲安全新结构;第三,俄可能以积极姿态加强同美国、西欧各国和中东国家的双边军事政治合作,造成一种俄在北约范围内虽无犹存的局面,减弱排斥俄罗斯的色彩,并为签订欧洲安全新条约铺平道路。
总之,俄罗斯究竟将如何对待北约东扩,世人拭目以待。
梁彦宁李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