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滨
香港是个繁忙的都市,在高耸的楼宇和拥挤车流间:鲜花、绿树不断闪人视野,使人们绷紧的神经得到些调剂。中西文化长期交融,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爱花、赏花和以花馈友成为时尚,经营鲜花和盆栽植物的生意也随之兴旺了起来。如今,香港有花店数千家,年营业总额超过3亿港元,传播自然之美和鲜花在香港庞大的市场体系中已得一席之地。
无论是旧时的“花为媒”,还是现今的以花示爱,在表达祝福、关怀、爱慕、亲昵以至哀思等情感时,鲜花有着其它礼品所不能取代的内涵。每逢亲友婚礼、乔迁、店铺开张、生日会或探病等场合,香港人已习惯于赠送各式鲜花来表达心意。至于情场上尽显温馨的“鲜花攻势”,更屡屡为青年人采用。我国传统的以及外来的心俗,逐步形成了一套“花的语言”,限定着送花的品种与时机。了解了它,才可避免“花不达意”的尴尬。香港售花商深谙其中道理,能流利道出店中有百种鲜花的寓意:红玫瑰代表“我爱你”。康乃馨代表“母爱”,火凤凰代表“真心不变”,百合代表“事业顺利”,毋忘我代表“永志不忘”,郁金香代表“亲密”,向日葵代表“倾慕”等,就算不熟门道或主意未定的顾客,经这样一番介绍,符合自己心意的一束鲜花便不再难寻了。
平日里,鲜花的需求量是稳定的,但在农历新年、情人节、清明节、母亲节、中秋节及圣诞节,除单装送花销量的同步提高中,却能够收回全年利润的大部分。
在香港出售的鲜花,本地品种只限剑兰、菊花、姜花等少数几种,主要供应来自荷兰、新加坡、哥伦比亚、英国、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每日,中介花商在各地采购、包装,并以集装箱万里迢迢空运到港。内地每逢农历新年也会有大量桃花供港,因数量大,在香港花市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外来品种的引进,不仅满足了各种旅游者的需求,还提高了香港人的花卉鉴赏水平,先前少见的碧玉掌、郁金香、火凤凰、毋忘我,以及星花、爱丽斯、天堂鸟、小百合、康乃馨、小丁香等,已逐步为消费者接受。而以外国品种搭配的专业插花,更成为高贵的时尚。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欣赏各地的“自然文化”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使鲜花所传递的情感信息超越了地域界限。
香港花店近几年纷纷增设了一项新业务——国际送花。本地花店可通过国际送花会,以电报方式交易,本地付款,国外送花,花店只收取服务费。境外人士亦可通过香港的花店送花,服务周到不会比本地送花更长。这样,对亲友的关怀与爱意,在千里之外便可送到了。
近年流行的室内设计潮流中,盆栽植物的摆放,被广泛应用于酒店、酒楼、写字楼、住宅等有清新、高雅环境需求的场所。
鲜花绿叶的点缀,使室内生机凭添,但习惯了大自然的花草,一旦搬进条件各异的室内,保养上便出现了新的问题。
有五十年历史的大型花圃港岛裕新园,像数十家同类花店一样,有自设的种植场,提供植物的租、售双重服务,并有一批颇有种植经验的花卉维护员。当顾客求购摆放盆栽时,店主便会按照要求提出多种搭配方案供顾客选择,并可提供租出盆栽,逐步交纳相当售价1/5的租金,店方则派出维护员负责摆放设计及每周两次的保养,出现枯黄、病虫害时,还负责及时更换。对不擅长或无暇料理花草的机构和人士,这种方式可省心、省力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