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南昆塑像

——记三位普通的铁建工人

2023年08月29日

1997年3月18日,当位于贵州境内的八渡车站接轨点落下最后一节轨排、拧紧最后一颗螺栓时,南昆铁路建设群体内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开始萦绕人们的耳际。

(一)

云南师宗县文化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吴亮,是南昆线铁二十局工程指挥部一名汽车司机的儿子。父亲在吴亮的头脑里是那么地陌生和遥远:“早上上学时爸爸早已出车走了,中午放学时爸爸还没回家,晚上睡觉时爸爸还没回来,连节假日都是那样。爸爸留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就是那扔在家里的一堆又油又泥的工装。”

“我曾在心里头恨过我的爸爸,怨他不关心我和妈妈,为此曾抽烟打架报复过他。现在我才渐渐明白,不是他不爱我和妈妈,而是修铁路实在是太苦太忙了。我理解了我的爸爸,决心好好学习;长大后也当一名筑路工人,为祖国铁路架桥,修更多更多的铁路,让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

南昆线铺通庆祝会后,吴亮的爸爸现在有些许闲暇和儿子团聚的时候,吴亮却因意外事故身亡,吴亮的父亲悲痛万分。

吴亮那篇以情感真挚打动人心的作文《我的爸爸》在地区获了奖。如今,小主人不在了,吴亮的奖状和证书还放在老师那里。

(二)

在南昆线山峦起伏的长坡岭,“大师傅”赵英奎勤勤恳恳地工作,简单的饭菜经他一拾掇总是那么地有滋有味;他的工作又是那么地平凡,总是起早贪黑为近百人的饮食劳作。

赵师傅的工作应该说很繁重也很乏味,整天蒸汽熏、油烟呛,连开饭都没有规律。职工们什么时候回来,他就什么时候开饭;回来几个人,他就做几个人的饭;工期紧的时候,赵师傅就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工地上去。工作十分忙碌,赵师傅难得回家,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千里迢迢从贵州农村到工地探亲。看到人手紧,老赵又太累,他的妻子便主动带着两个孩子帮老赵到街上买菜。万万没想到车祸闯进了这个家庭,儿子当场被轧死,女儿的盆骨被撞断,成了终身残废。工地项目部派车将他女儿转到曲靖地区医院。万分悲痛的老赵此时还牵挂着工地上百十口人的大家,他给孩子办好住院手续,留下妻子在那里照料,随即又跟车返回赶做晚饭。当忠于职守的赵英奎含着悲痛的眼泪给大伙端来丰盛的饭菜时,工友们顿时泣不成声……

(三)

接到“莉病亡”的电报,蒋开合只觉得耳朵里嗡的一声,眼前一黑,便一屁股瘫倒在工地上。泪水,像决堤的河水…

那是1995年的5月,正读高三的蒋莉从四川蓬溪给在南昆线工作的父亲蒋开合发来一封信,信中说最近一个时期总感觉头痛,很想见见父亲。时隔不久,蒋开合又收到女儿的来信,那是女儿躺在病床上写的。信中写道:“爸爸,自上次给你写信后,我每天都眼巴巴地看着病房的门,听着楼道里能传来你熟悉的脚步声,盼着爸爸能早一天回来。可盼啊、盼啊,就是盼不见您的身影。”“爸爸,女儿好想你呀,你能回来看看我吗?”

此时,南昆线正值百日大干,蒋开合带领一个爆破作业组决战西街口车站。他一人开一台压风机和一台潜孔钻,打眼、放炮,一个人顶几个人地干。女儿两封来信他都悄悄地放进口袋里,繁忙的施工工地,使他无暇顾及家里所发生的一切。

8月4日,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他的手中:“莉病重,速回。”蒋开合一下子慌了。莉莉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儿,她聪明好学,是全班的尖子。病情拖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没好?他不敢再想下去了。蒋开合恨不得生双翅飞到女儿身边,看看心爱的女儿。他一遍又一遍地祈祷:再过三四天,爆破任务就完成了,爸爸就可以回去了,一定带你去仔细诊断,直到把你的病治好……

可是,蒋开合怎么也没想到,他心爱的女儿竟然走得那么快,那么急。孩子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一眼爸爸,可爸爸没能满足她,女儿不得不带着无尽的眷恋离开了人间。

(王成忠)

上篇:没有了
下篇:贯彻总体思路实施再就业工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03/07381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