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德生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挥汗变成金”,潘小玲正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着这句看似平凡而朴实的格言,她走遍大街小巷,深入千家万户,用一颗爱行敬业的火热之心,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揽储之歌。
潘小玲1980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大荔工行,先后在储蓄、会计等岗位工作,她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评为县市级先进工作者,自1992年以来,随着存款竞争的日趋激烈,工商银行面临着资金紧缺的严峻形势,潘小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暗自下定决心:“我是工行一员,要替行分忧,就从业余揽储开始。”从此,她在班内一丝不苟地搞好本职工作,班外她深入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宣传动员揽储,她勤跑、勤问、勤宣传,把工行的储蓄政策、种类、利率宣传到每个储户家中,并想储户之所想,急储户之所急,用一颗火热的帮助储户之心深深地感动着储户。去年7月份的一天傍晚,潘小玲去一位丈夫在外地做生意的中年妇女李某家揽储,当时李某尚未满月的小孩得了急性肺炎,小孩高烧不止,李某心急如焚,潘小玲二话没说,忙抱起小孩,扶着身体虚弱的李某送到医院,她给孩子挂号、找大夫,直到给小孩将吊针扎完,烧退回后才放心地离开,此时,已是晚上十二点多。在她的感召下,这位妇女将一笔10万多元的定期存款存入了工行。
今年10月份,她得知一位熟悉的个体户从外地购回30吨面粉,为了将这位个体户的款存人工行。她多方动员联系亲朋好友、熟人、帮助个体户推销面粉,使这位个体户深受感动,将销售款5万元全部存人行里。由于她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替储户保密,赢得了周围群众的信任,一位78岁的老太婆颤微微地拄着拐杖将自己数年来摆小孩零食摊积攒的200元交给她说:“玲娃,你替大妈将钱存到银行,大妈信得过你。”
一次,潘小玲刚端起饭碗吃饭,一位储户心急如焚地来到她家:“小玲,叔把存单丢了,你人熟帮叔办个挂失”,潘小玲二话没说,搁下饭碗,来到该储户存钱的地方,帮忙填挂失申请等手续,为其办了挂失。关心储户胜过关心自己,这是潘小玲揽储的工作法宝,每逢储户有婚丧、嫁娶、生孩子、娃参军、上大学等,潘小玲都带着礼品去看望,成了储户的贴心人。
潘小玲在揽储的路上付出了耕耘的汗水,也采撷到了丰硕的果实。自1992年以来,她累计揽储达350多万元,特别是1996年度揽收定期存款130多万元,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先后被县妇联、市分行评为“最佳储蓄员”、“揽存状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实现了她人生奉献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