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将自己融入火红的事业

2023年09月28日

(上接一版)看到窑皮砖大部分虚脱,我就拿起撬杠和民工一起撬起窑皮,就这样又连续检修了20多个小时,饿极了就啃几口馍,困的睁不开眼就在桌子上趴下打个盹,然后就挺着沉重的身子撑着干。当两台大窑正常转起来了,困得我真想好好睡个痛快觉。

我的老伴常对我说:“你回到家里就这痛那痒,你们车间的主任会治你的病。”的确,当我累了在家躺着,什么都不想动的时候,只要主任捎话来,说大窑停了,我就浑身有了劲,一轱辘爬起来就奔向大窑。有一次我的右臂刚做了粉瘤切除手术还没拆线,一听大窑要检修,就不顾一切地奔向检修现场,主任知道这一情况,立刻从窑内把我叫出来,让我回家休息,我没有回家,硬是主动担任起转窑的工作。

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很少休礼拜天,无论是在大雪纷飞的深更半夜,还是在大雨瓢泼的白天,只要大窑一停,我就立刻奔向检修一线。我把工厂当成了我的家,我把大窑系在心上,因为大窑与我做伴三十多年,在全体职工直接间接的照料下,它吐出了一吨吨的熟料和效益,一台窑多开一小时,就多产25吨水泥,就会为工厂多创效益六到七千元,每当我们检修能争取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就能为工厂多创造10多万元的产值。

每次检修下来,要白白地扔掉大批的旧配件,旧链条,旧耐火砖……看到有些东西好好地扔掉了,我很心痛,就在闲着没有检修任务时将这些东西收集整理,变废为宝,仅焊接旧链条一项,近几来就给工厂节约60余万元。

四号窑是蓖冷机式的冷却系统,窑头喷煤管是在上千度环境下运转,以前平均每月就要更换四根新的喷煤管,而每根喷煤管的价值在一万元以上,每年为更换煤管就要开支50余万元,使车间生产熟料的成本居高不下,车间主任和技术员都为这一难题发愁。面对这一问题,我回想起在伊拉克工作时解决窑上这一问题的办法,人家的窑头为什么很少换喷煤管,人家的喷煤管比我们的粗得多,为什么烧不流,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我提出的新的改制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这样每年可减少开支48万元,再也不用为经常停窑换煤管发愁了。我将这项技术推广到耀县红旗水泥厂和我们厂特种水泥厂,也为兄弟厂节约了大量资金。

一段时间,我发现窑内频繁掉砖,这是什么原因呢?开始谁也找不出原因,反复的停窑换砖既累人又直接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我经过多年的窑内工作经验,向车间领导提出在二号窑四号轮带范围内圈加焊卡砖圈的建议,经过试验,掉砖明显减少,根据统计数字得知,1992年4月到11月停窑换砖71次,而经过加焊卡砖圈后,1993年4月至11月四台窑只停窑换砖40次,减少停窑31次,减少换砖1060.70吨,节约耐火砖开支70多万元。如果再计算减少停窑所增加的产量,节约资金数目之大是很惊人的。

多年来,在厂党政和烧成车间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我和窑头工段的全体同志一起,认真负责地做好看火和大窑的检修工作,力争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生产和检修任务。多次为生产任务的完成赢得了时间,为耀县水泥厂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连续7年获厂级先进个人,厂级标兵,连续两年获厂级优秀党员,在“八·五”期间连续三次获得厂“八·五”立功竞赛先进标兵,1994年至1995年度获省建材总公司先进标兵,1991年获陕西省“双增双节”先进个人,1994年被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八·五”立功竞赛先进个人标兵,199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也正是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一个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工人的天职,只有将自己的有限劳动融入无限的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我甘愿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生产一线而终生无悔。(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上篇:聘用下岗职工一百多名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5/1997051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10/2207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