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清除“精神垃圾”刻不容缓

2023年09月28日

文/东方晓红

当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更趋多层次高品位,但也有不少“精神垃圾”混杂其间,人们对此必须辨明真伪,坚决剔除。

仿古迷信,对大众熏陶什么?

不少地方近年来大兴仿古建筑,有些沿海新兴城镇莫名其妙地修建一些粗陋的仿古宫室牌楼。在这批仿古建筑中,涉及封建迷信题材的占很大比例。前不久,杭州小和山风景区由有关方面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据称是世界最大的弥勒佛像及配套的寺院等,吸引了善男信女携儿带女、成群结队前来焚纸烧香、求佛保佑。遗憾的是,如今为数不少的党员干部也热衷于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为其推波助澜。近年来,封建迷信活动还迅速向城市蔓延:有些地方出现了党员干部乘公车去烧香拜佛的现象;有些地方发生了新项目建成先举行敬鬼神典礼的怪事;有些地方上演了亏损企业请和尚、道士前来“驱邪”的闹剧:甚至连川东一所教书育人的中学都请来“阴阳”先生,督促全体师生一齐动手改变“风水”,以提高升学率。

文史翻案,向社会灌输什么?

据报载,南京等地连续发生了以蒋介石形象进行经营赚钱的闹剧:美龄宫中堂悬挂着蒋介石巨幅彩像,服务员穿着国民党军服进进出出,一位装扮像蒋介石的人,模仿蒋的口音一会儿狂言:“共军是不可能打过长江的……”一会儿挨个收费10元与游客合影;一家古玩店公然陈列蒋介石画像和青天白日旗招徕顾客,其店主还“满怀信心”地宣称:“这些文物参加拍卖至少值2万元。”

文史界滋生的一股“翻案”暗流。最典型的要数“周作人热”的兴起,不仅数目繁多的周作人作品恣行于市,更有人撰文为其鸣不平直至歌功颂德,为其卖国投敌翻案。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还不时发生令人大惑不解的怪事:四川省大邑县一家豆腐乳厂的产品包装上赫然印着“原为刘文彩享用”的字样;汕头特区晚报揭露一家个体音像店竟出售二战时日寇军歌20首CD,封面、封底均印有日寇行军及飞机照片等。

胡编乱造,给历史留下什么?

近年来,在文史研究领域随意胡编乱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1993年,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了《一次悲壮的女兵大世界——500女兵进藏纪实》,此后,全国不少报刊分别登载了内容相似的纪实文章。然而,这一“世界为之震惊”的大进军竟纯属杜撰。

与此同时,有人则发挥传播“小道消息”的特长,专用“秘闻”招徕读者。据报道,南方某大学哲学系李某在前几年的“主席热”中,找来一大堆关于毛泽东的书籍,东抄西摘,竟出版了一本8万多字、拼凑若干“秘闻”的《毛泽东生活轶事》。

最近,又有人在湖南“精心”推出“毛家菜系列”,编录出的菜谱中菜肴不下百种。一席“毛家菜”宴大小菜点数十道,山珍海味罗列杂陈。这岂不是对毛泽东艰苦朴素风范的亵渎?

与某些人玩世不恭的心态相呼应,如今的文坛上“戏说”成风,电视荧屏“戏说”了乾隆之后,又戏说“慈禧”。“戏说”并不局限于历史题材作品,在杭州,肯德基公司今年赠给孩子们的名为《奇奇漫游童话世界》游戏挂历中,丑小鸭吃了肯德基家乡鸡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竟能在游戏挂历上大吃肯德基家乡鸡……这种胡乱“戏说”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产生了反面影响是不难想象的。

今年2月,在武汉一食品商家的促销会上演出一幕“戏说”节目则更令人不解。武大郎和阿庆嫂同赴武汉某食品商家取经,途中不期而遇便眉来眼去,互相挑逗,最后武大郎提出合资合家:“我当老板,你当老板娘!”当阿庆嫂瞧着武大郎的身材犯难时,武大郎竟腾地站起身来,声称:“吃了某某后,我就长高了。”显然这也是一出不伦不类的“戏说”闹剧。

清除“精神垃圾”刻不容缓,人民群众需要健康、充实的文化生活,目前出现的种种令人不安的现象,与我们一度放松对不科学、不健康、不文明甚至是反动的东西的警惕有关。为了保证社会大局的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是当务之急。只有动员起全社会力量营造民主与科学的文化生活环境,高举起法律之剑,清除“精神垃圾”,为迈步走向新世纪清扫道路。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5/1997051005-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10/2207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