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记省劳模、蒲城县城西发电厂厂长刘静波

2023年09月28日

想起刘静波,外地人也许会感到陌生。但在蒲城县,这个名字和城西发电厂一样尽人皆知。这位平平常常的人物,在平平常常的工作岗位上,业绩却不同凡响。陕西省蒲城城西发电厂在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现拥有总资产1.1亿元,每年为国家上缴利税及各种贡献1300万元,仅去年全厂人均为国家贡献1.1万元。

1970年,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绝缘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刘静波,来到举目无亲的蒲城县正在筹建的变压器厂,担任食堂管理员。尽管对他来说是大才小用,刘静波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干好工作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与炊事员一起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几个月时间,食堂的饭菜花样多了,口味好了,卫生状况也改观了。他的实干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随后,他被抽调出来搞设计。他二话没说,不分昼夜,节假日不休息,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先后设计出200多种不同规格变压器。他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再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和信任。

1982年,当企业连续两年亏损达40多万,市场又很不景气,人心涣散,县上曾一度准备停办变压器厂的时候,刘静波被任命为主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他二话不说,立即组织市场调查,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然而至少需要100万元技改资金,县、地尽了最大努力只拨了23万元。刘静波没有等靠,因陋就简,他决心天大的困难也要把项目拿下,终于开发出新一代更优越的变压器换代产品。在他和同志们努力下,1983年企业盈亏持平,1984年盈利10万元,1986年盈利50万元。

1987年,刘静波看到当地煤炭积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建议县上办电厂。尽管这种想法在周围很多人看来属天方夜谭,但还是很快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经过充分地调研论证,刘静波被任命为发电厂筹建处副主任。为了逼着自己拿下电厂这个项目,他将工作及工资关系迁到筹建处,作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筹备期间,工作手续繁多,重要审批关口就有40多个,他一个一个攻,光公章就盖了300多枚,两年多时间,光在西安出差就有100多次。一年时间光他自己坐的汽车就跑了7万多公里,这还不算他坐火车、坐公共汽车、坐其他人的车辆里程。为了节省仅有的一点资金,他在外出差住最低档的旅社。中午休息,全都是在树荫底下或者车站坐椅上。他出差有个习惯,回来,一定先到厂里,有时人都出差回来几天了,家里人还不知道。在电厂筹建的6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休过一天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1990年是他工作最艰苦的时候,冠心病突然加重,医院第一次催他住院,他没住。第二次实在不行了,医院让住2个月,他住了9天,身体稍好,就又玩命似的投入了工作。刘静波和同志们的辛苦没有白费,1992年,2X1.2万千瓦发电量的城西电厂终于建成投产。第二年,二号机组也投产并网。至1996年11月底,累计发电5.3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7.13亿元,上交利税1000多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居全省同行业前列。为缓解地方电力紧张形势,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从1993年起,他连年被评为县委、县政府“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最近又被选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刘静波作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扎根基层26年,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刘静波用八个字概括了自己基层工作二十六年的体会,那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上篇:计算机硬件诊断机问世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5/199705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15/2208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