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大奎 李小平
个响头磕碎了乡亲们的心
1994年9月1日,天蒙蒙亮,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牛王庄村12岁的小姑娘邵双梅就来到了5公里外的镇医院。院长边伟看着这个被露水打湿双鞋的女孩,急忙叫来还没有上班的药房人员,照例免费为小姑娘抓了药。看着她走出医院的大门,边院长叹了一口气:唉,可怜的小姑娘啊!
小姑娘真够可怜的。1982年12月13日,邵双梅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父亲邵金锁无亲无族,家境贫寒,一年前娶了个从陕西跑来的精神病姑娘,如今生下了这个女儿。双梅出生后,就没得到半点母爱,靠父亲泡馍花和热面汤活命。两年后,母亲又为她生下了一个妹妹邵双琴。从此,厄运便落在了小双梅的身上。
邵金锁土里刨食,一人要养活三个人,生活异常艰难。每日,他把两个女儿托付给邻居,才领着疯妻下地干活。饭时,他一边照看妻儿,一边做饭。饭做好后,他先喂女儿后再喂妻子。剩下饭了,他吃几口;饭没了,他啃凉馍喝凉水。长时间连轴转的劳作和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渐渐拖跨了邵金锁。
1994年6月,邵金锁胃出血住进了饶良镇医院。不久,再患脑血栓,从此卧床不起。医院得知邵家的情况后,开始免收住院费,后来就连药费也免了。人穷志不短的邵金锁,深感无法报答而内疚,两个月前的一天晚上,乘大夫不备,他让女儿双梅用架子车把他拉回了家。以后,女儿每星期到医院取一次药,勉强维持着父亲的生命。
邵金锁上次取的药早就服完了,因秋收大忙,他执意不让女儿浪费时间,双梅只好含泪看着父亲痛苦地躺在床上呻吟。今天一早,双梅见父亲疼得实在受不了啦,就偷偷跑到医院来取药。
双梅一路小跑往家赶,小姑娘有个心愿:让爹爹快快治好病,能干地里活和家里活,她好继续上学。
邵双梅懂事而且聪明。8岁那年,父亲把她送到村办小学,她就知道自己的家庭与众不同,学费是父亲借来的。在学校,她发奋读书,回到家里,替爹爹分担家务。农忙季节,她主动停学,为全家做饭,帮父亲上地干活。尽管如此,邵双梅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领先。今年父亲病重住院后,小双梅无声地把书包背回家,休了学。已是小学四年级的双梅,多么渴望和伙伴们一起,每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啊!可她不能,她得照料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和无自理能力的母亲,还有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妹妹……
终于跑到了村边,邵双梅长出了一口气,抬头看见邻居杜荣太伯伯急匆匆迎面跑来:“双梅呀,还抓什么药哩,你爹他……”一种不祥的惧怕突然罩在了双梅的心上,小娘娘撒开双腿跑到家门口,见屋里挤满了乡邻们,妹妹正趴在爹爹身上哭。邵双梅手中的药包掉了,她强忍住泪水,分开众人,走到爹爹身边,拉起正哭喊的妹妹,又到里屋拉住毫无知觉的母亲,走到院里,“咚”一声跪在了众乡亲前:“伯!娘!爷!奶!叔!婶!求您帮助埋埋俺爹!”一连三个响头,叩得众乡亲的心碎了,他们上前挽起双梅娘仨,做棺材、做寿衣、挖墓坑……两天后,众乡亲把邵金锁入了土。
在两天里,邵双梅显现出了少有的沉着冷静,她一滴泪水也没掉,忙着给众人倒茶、递烟,劝妹妹照管妈妈。埋完父亲的当天晚上,小双梅安置好母亲和妹妹睡下后,独自一人跑到村边父亲的坟上,放声大哭:“爹啊,你走啦,俺可咋办啊!”
肩负生活重担供妹妹读书
邵双梅的母亲是位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她清醒时曾告诉过双梅:她叫李玉珍,家住陕西省安康地区,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叫李新正。双梅也曾给安康地区发过几封寻亲信,但每次都因地址不详被退回。采访时,这位无亲无靠的姑娘曾反复多次地恳求笔者说:“叔叔,你能不能帮我找一找舅舅?”说这话时,双梅两眼热泪。笔者被深深震撼,含泪答应为她寻找亲人。在此,诚恳各位读者留心,如果发现李玉珍(女,40岁,高中文化程度,1983年秋因精神病从陕西安康附近离家出走)娘家的地址,请告诉笔者(河南青年报电话:0371—5999368)。
爹爹走了,妈妈的病也加重了。从前多天犯一次病的母亲,现在几乎每天都犯。一犯病,她乱摔乱砸,抓谁打谁。一天中午,双梅刚把饭做好,母亲犯病了,抓起两块砖丢在锅里,锅烂了,饭洒了。双梅刚要拉起妹妹向屋外跑,母亲又抓起烧红的烧火棍戳在了她的腿上。双梅怕吓住小妹,拦腰抱住妈妈,让妹跑出了屋,等妹妹喊来邻居,妈妈已抓起了菜刀,正要往双梅身上砍。邻居夺刀,双梅才得以脱身。
日子实在过不成,一位老奶奶就劝双梅给母亲找个人家,双梅含泪点了点头。两天后,老奶奶回了话,说有合适的人,是两里外蒋庄村的一个老单身汉。邵双梅知道母亲有病,怕娘过去受欺负,独自一人到蒋庄打听了半天,最后得知这人心底善良,才同意让母亲去。
1994年10月10日清晨,邵双梅手拉妹妹,一起陪母亲到了蒋庄。在蒋庄,小双梅含泪告诉后父:“俺不求你帮别的忙,只求你待俺妈好一点”。俺爹活着时没动过她一指头!后父也是个苦命的老好人,年近50还没娶妻。见双梅姊妹俩懂事,就劝她俩也留下,说再苦再累也供她俩上学。邵双梅看着后父家徒四壁的三间瓦屋,默默地摇了摇头:母亲已为人家添了累,她决不能再给人家找烦麻!
傍晚,姐妹俩一起回到了家里。那天晚上,睡在空洞洞房间里,邵双梅的话特别多。她问妹妹:“小琴,你今年多大啦?”“10岁了。”“10岁已经不小了,听姐姐的话,好好学习,姐供养你”!“姐,我怕!”“别怕,有姐哩!”……说到伤心处,邵双梅紧紧抱住妹妹,偷偷地擦眼泪。采访时,邵双梅告诉笔者,当着妹妹的面她没有哭过一次。她是不敢哭啊,她是妹妹的精神支住,一旦她垮了,妹妹可怎么办啊!
秋收了,邵双梅家承包的4亩责任田种了2亩红薯。没有犁和车,她一个人天不明就下地刨:没有架子车,她就一担一担往家挑。老党员杜荣太夫妇看双梅实在艰难,放下自己家的活,套牛帮她犁了红薯,再要帮她拉运时。双梅说啥也不干。正上二年级的邵双琴见姐姐累得夜里不停地咳嗽,说啥也不去上学,要帮姐姐一起干活。小双梅拉住妹妹来到父亲的坟上,一巴掌打在妹妹的脸上:“你到底上不上学,当着爹的面,说!”小双琴见姐姐生了气,哭着说道:“姐,我怕你累坏了身子。”“说!到底上不上学?“姐,我上!”“上,就赶快回家背着书包走!”从此,邵双琴抽空挤时帮姐姐干活,再也没说过不上学的话。
邵双梅说,父亲活着时,对她和妹妹上学抱了那么大的希望,她已失学,如果妹妹再不上学,她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爹啊!
在村人的帮助下,邵双梅的红薯收完了,小麦也种上了,正当小姑娘准备农闲时节再上学时,一场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她的身上。
从寻亲被拐卖的灾难中机智脱身
面对邵双梅姊妹俩,一个坏女人却打起坏主意。
牛王庄村有一个40岁的女人叫李群,此人贪吃贪睡怕干活,是个有名的懒婆娘。双梅父死母嫁,李群觉得有机可乘,常常帮双梅干点针线活,有时也叫她姊妹俩到家吃顿饭。邵双梅把李群当成了好人,有什么心里话都爱向李群倾诉。心怀鬼胎的李群见时机成熟,就于1994年11月27日告诉邵双梅,说她已打听到双梅的外婆家住在陕西、四川、湖北交界处。双梅大喜过望,忙把喜讯告诉妹妹。姐妹俩商量着去找舅舅,但没有路费,李群说没钱没关系,她可以先垫上。
1994年12月5日,邵双梅千恩万谢随李群和聂某踏上了寻亲路。坐火车转汽车,3天后,邵双梅被带到山连山的神农架深处,来到湖北省巴东县一户山里人家。第二天,邵双梅见一男青年反复盯住她看,就找李群和聂某问:“我舅家在哪里,咱赶紧找吧。”恶狼露出了真面目。李、聂告诉邵双梅道:“双梅,实话告诉你吧,你家吃不饱穿不暖,我们在这给你找了一个婆家,你图点钱,我们带回家给你妹妹上学用。”
晴天响惊雷。邵双梅恨不得上前捅了这两个没有人性的东西。可当她看到那个被李群指为她的丈夫的青年男子时,这位12岁的小姑娘强忍着内心的烈火,面带微笑,镇静而机智地说:“姨,我听您的,我愿嫁给他。不过我放心不下家中的妹妹,如果他想娶我,就随咱一起去我家,成亲后住在我家,好供养我妹上学!”
男青年名叫聂云斗,是当地有名的无赖,28岁了还寻不到媳妇,就通过河南的亲戚,骗来了邵双梅。他听邵双梅说完,高兴万分,当即表示同意,并倾尽家底,热情招待李、聂二位媒人。李群和聂某喜得又说又笑,大吃大喝。第三天,聂云斗随邵双梅她们一起从巴东县县城坐上车回河南。
4天后的上午,邵双梅终于回到了社旗县牛王庄村的家里。她顾不得喘息一口气,找到村干部讲述了自己被骗的前前后后。村干部愤怒了!牛王庄的父老乡亲们愤怒了!他们一齐拥进邵双梅家,大声斥责李群和聂某,并赶跑了聂云斗。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聂云斗也没回巴东县,他咬定曾给邵双梅2000元钱,声称如果双梅不还他,他决不会善罢干休。如今,仍住在饶良镇其姐家的聂云斗,还打着邵双梅的主意。采访时,双梅惧怕地告诉笔者:“叔叔,我怕呀,聂云斗姐家有人,他们不定那天就会把我抢走的。”笔者问聂姐家有什么人时,双梅说:“他姐家和村干部熟,乡里也有亲戚。若不是这,聂云斗早就走了。”一个村干部和一
个乡干部,难道就有如此大的权力?聂的姐家难道能一手遮天,
重新把逃出虎口、正在上中学的邵双梅再推进火坑?
在众人帮助下邵双梅终于又走进了学堂
历经这场拐卖风波之后,邵双梅决定上学。她说:“一个弱女子只有上学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才不会受人欺负,才能报答众人的帮助。”
说起上学,可真令邵双梅犯难:欠人1000多元外债,地里的活还需她干,妹妹还需她养活……牛王村小学的校长贾富学主动找到邵双梅说:“你想上学,就上吧。其它的事你不用担心。”
1995年9月1日,失学一年后的邵双梅重新回到学校,插班到五
年级。每天早晨,天不明,双梅就叫醒妹妹,两人各怀揣一个干馍,到3里外学校学习;该吃早饭了,邵双梅讨杯开水,和妹妹边啃凉馍边读书;中午,双梅总是提前回家做好饭,自己胡乱吃几口,把饭盖在锅里等妹妹放学回来吃,她就下地忙农活,一直干到下午快上课的时候,才匆匆跑回学校;下午放学,双梅让妹妹自个回家做饭,她再跑到地里继续干中午没干完的活。这对一个13岁的小姑娘,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磨难锻炼人,贫家出才子。1996年6月,邵双梅以优异的成绩考人饶良镇县第三高中初中部,妹妹也在村小学四年级考了全班第一名。接到通知书那天邵双梅来到父亲的坟前,默默地说道:“爹,我考上了初中,我要好好学习,再上高中考大学。”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近了,邵双梅突然不知所措起来:她到十里外的镇里上初中,丢下妹妹一个人在家,可怎样过活呀?苦思冥想之后,邵双梅来到饶良镇中心小学求助。镇中心小学教师李爱芝得知邵双梅家想带着妹妹一同上学的心愿后,主动和校领导联系,破例免费收下了邵双琴。
这时,贼心不死的聂云斗加紧了罪恶的活动。
1996年9月3日,邵双梅带着妹妹去饶良镇报名上学。行至半路,从高粱地里突然窜出的聂云斗,截住邵双梅说:“欠我的2000元钱啥时还?”“我没有欠你的钱。”“那好,不还钱,就随我一起回湖北。”说着话,聂云斗就去抓邵双梅,邵双梅一边叫妹妹快跑,一边自己一头扎进了高粱地里。
社旗县第三高中校长李长忠,闻讯立即派副校长夏连三、教导主任齐斌带人前去解救。在高梁地里二位老师几经寻觅,找到了正抖成一团的邵双梅。从此学校不但全部免去了她的书杂费,而且给她捐送了衣服和作业本。如今,在社旗县第三高中初中部一班就读的邵双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可令她不安的是,聂云斗时常到学校骚扰。为此,学校的教师轮流夜里为她打更。采访时,校长李长忠说:“我不管社会上对坏人如何包庇,但我们的学校是一片净土。只要在我们学校,我们就一定保护双梅同学免受坏人欺负!”邵双梅的班主任程吉东老师也告诉笔者:“双梅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不但学习好,而且能吃苦耐劳,是我们全班学生的楷模。”这位老教师一直把她当做自己的亲女儿看待。为确保邵双梅的安全,农忙期闯,他砸再让双梅一个人回家干活。星期天,他让全班28位女生轮留带双梅回家。遇到两天以上的节假日,程老师就把双梅姐妹俩带回6公里外的家里。
邵双梅至今竟还种着4亩责任田,并且连续两年向国家交纳公粮600公斤和各种提留款近百元。邵双梅的苦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带妹妹上学的义举深深地打动了善良人的心,众人纷纷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这可怜的小姐妹共度难关:饶良镇医药批发站站长张定一收养邵双梅及妹妹为义女,并承包了她家里的农活;饶良镇派出所4位干警在抓捕聂云斗的同时,集资100元送给邵双梅;饶良镇民政所主动把80元救济款和一条棉被送给双梅姐妹俩;百里外的南召县鑫玉莹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郭俊全自今年2月份起,每月定期给邵双梅姐妹俩寄钱30元…
这些好心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少女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邵双梅姐妹俩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俩人学习非常地刻苦,目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