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警惕:收藏市场的骗局

2023年09月28日

张建华

时下,一些人养成收藏古币、银元、戒指之类的嗜好。殊不知,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专门以假乱真,合伙欺骗消费者。在这里,特向读者揭露三种骗人把戏,旨在引起消费者们注意,且莫一时大意上当受骗。

欲擒故纵之计

这一计谋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并且名字还有些不贴切,但人们会在不注意中上当。

一日,某火车站,早晨8点的广场已人头攒动,西北角围着数十人,有一位穿灰色上衣的青年正向人们叫卖银元,要价是每块15元。这位青年叫卖的银元有两种类型:一种图案是袁世凯头像,一种图案是蒋介石头像,分别铸有中华民国三年、二十八年、三十二年字样。几经砍价,最后以12元讲定。这位青年掏钱购买时,衣兜只有10元钱。卖主一看便说:“大清早的图个吉利,这银元卖给你。”另有两人见状,便开口买20个。卖主嫌便宜,说这价卖了折本。这时,刚才买银元的青年回头来劝卖主,大清早图吉利卖了算啦。如此一劝,卖主才勉强答应,但在收钱时嘴里还说卖得便宜了。一时间,就卖掉近百个。

其实,这些银元并非真品,全是用铝和铁混制,重量较轻,每块成本0.5元到0.7元,最贵的也没超过1元。

顺水推舟之计

此计一个特点,不法分子抓住人们相信围观者讲话的心理因素,实施骗人手段。但必须有3至5人隐藏于围观者中间进行配合,以麻痹消费者。

一日,在一汽车站院内,一位乡下打扮的中年人提着军用挎包,正向围观的30多人叫卖古币。这种古币多为“麻钱”,颜色呈黄黑色,有的还生出少许绿色的“铜锈”。他叫喊一串“麻钱”35元,一位青年开口还价25元,其他围观者也参与砍价,最终讲好每串25元。卖主仍嫌便宜,说什么“今天就做个人情送给你们了”。最先讲价的青年买走一串后,另有一位老人和姑娘分别买走两串。刚开始,围观者还十分警惕,怕被假货欺骗。后来见买的人多了,特别是卖主“慷慨义气”的神情,打消了人们心头的疑虑,先后有10余人买走23串。

事后人们才知道,这些“麻钱”一串成本不超过2元。不法分子做成之后先用烟熏一周,后埋入潮湿的地下3至5月就有了现在这种“古”色“古”香之味。

合唱双簧之计

读者朋友一看便知此计其意,简单得让人发笑。但不法分子采用最多,且最易奏效。

某日,在一小吃食品一条街,10多人围着一名打扮时髦的小青年,选购银戒指。讲定12元一个的价格后,围观的一位青年买走一个。卖主卖了戒指后问,你看我这戒指,色质好,作工精细,这价卖掉实在是亏。这位青年把戒指翻看了几遍,又戴在手指上试了试,说:“你这戒指不错,但这价卖你绝对不亏。”说完就走了。围观者见有人上前买,认为戒指该不会有假,便不再怀疑。结果,一个个争相购买小青年的戒指,纷纷被不法分子欺骗。

这种戒指别说买,自己都可制作。不法分子一般是用废白铜、铝、银杂合而成,也有用国家在1965年发行的含有少量银子的五分硬币和1992年发行的一元硬币混制的,成本很低,但上市价值却成倍翻涨。

题外话:识破骗人的鬼把戏

读者朋友,你是否能从本文中感觉到:无论多聪明的不法分子用什么计谋,最先开口还价和毫不犹豫选购的人,你们要引起高度注意,时时提高警惕,切勿掉以轻心而随便相信。不法分子为了达到欺骗消费者之目的,他们夹杂在围观者中间,利用消费者相信围观者的心理,麻痹消费者,打消他们心中的警戒防线。其实,如果遇到这种事情,只要你仔细观察,很容易从不法分子的言语表情中发现破绽,识破他们那套骗人的鬼把戏。

上篇:西安有个“张大案”
下篇:如何看待离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22/2209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