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名牌商标面临“姓”骚扰

2023年09月28日

文/孙敏

俗话说,树大招风。自商品有了商标,特别是成了名牌,有李逵时便有了“李鬼”……为了赚钱。不法者在商标伪造上大动脑筋,便“骚扰”伪造,使名牌商标防不胜防。

标识,真假难辨

只要市场上有了名牌商标,不法分子便假冒。名牌酒,敢冒;名牌服装,敢造。就连名牌彩电、汽车,他们也敢造;甚至连榨菜、奶糖也不得安宁。天津墨水厂生产的“鸵鸟”牌墨水,原是独生子,可“李鬼”们硬是给它生出来几个“兄弟”,什么“鸵岛”、“驼岛”、“舵鸟”等。某市一肥皂,被消费者评为知名商标后,几天之后市场上就出现了同样商标的肥皂,被当地工商部门查获后,消费者听说市场上有假肥皂,干脆来个一推六二五,对这一品牌的肥皂一概不买,使该肥皂销量大减。厂长感慨地说,中国名牌命不长。工商部门更有苦衷,好心维护企业利益打假冒,不想竟给企业打出了负效益。

字体,近似难辨

商标,是由文字组成的,聪明的消费者把商标看得清清楚楚后再购买商品,然而,在生活中,又有多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能仔仔细细地看。1993年,在北京、广州等地出现大量名称、包装、装璜近似于“乌江”牌榨菜的“鸟江”牌榨菜,这些榨菜其质量低劣,“鸟”与“乌”字仅一点之差,不仅消费者,就连工商部门也难以辨认。深受青年喜爱的“大大”牌口香糖,不少俊男靓女就吃过“太大”、“大太”、“太太”等假牌。

图形,同类难认不法者在商标图形上仿造更是胆大妄为,某市生产的食盐叫“海鸥”牌,其图形是一只飞翔的海鸥。不法者便马上仿造出一个“海鹰”,其图形完全同海鸥一样,因此,消费者便无法辨认哪是鸥哪是鹰?更不用说那“某山牌”图形,或高或低,画上那么几笔谁也难识个明白。某市的“女士嘉槟”饮料,其商标既有图形又有文字,但消费者识的是图形,因为其图形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好认。某镇一家饮料厂便瞅上了这位漂亮的小姐,他们在文字上不假冒,却在图形上印制同真“女士嘉槟”的图形一模一样,使真“女士嘉槟”销量大减,因为人们分不清哪是真“女士”,哪是假“女士”。

印制,色彩难分

80年代的假冒商标,由于印刷技术、色彩容易混淆,往往模糊不清,工商部门识得清,消费者也能辨得了。可到了90年代,印刷技术的普及,消费者就是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难以识清。某消费者举报,某门市部经销假“贵州茅台”酒,被工商部门查封后,对照贵州茅台酒厂的真商标,怎么也看不出假在哪里?可这酒,品尝是假的,购货地也不是贵州,而是山东某批发市场。于是,只好带着这酒到贵州鉴定,厂家鉴定酒是假的,可这商标却难以辨出真伪。山东“即墨”牌老酒,每年在山东市场上就查出假冒酒上万瓶,看其商标,瓶瓶印制精美,只是在山东即墨老酒厂的字体上,假商标印得稍细一点,可消费者又有谁能分得清真酒的粗、假酒的细呢?

上篇:“笑点”抓不住“焦点”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5/1997052406-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24/2210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