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虚功实做重在落实

——秦岭发电厂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2023年09月28日

喷泉、草坪、花坛、列队做早操的人们……,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上下班的人流中,个个胸前佩戴着出人证,从坚实有力的步伐中,映出了秦电人的自豪与骄傲

秦岭电厂是1986年扩建成西北地区第一座火电装机容量百万千瓦大厂的,这个厂之所以能摆脱建厂初期时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左右的困境,连续6年年发电量保持在65亿千瓦时左右,1995年创造出了年发电超70亿,安全生产291天的最高纪录,先后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电力部命名为达标企业。这是由于他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取得的结果。

要创一流企业,首先要培养造就出一支一流的职工队伍。秦岭电厂历任领导班子认准了这个理,一任连一任制定发展规划时都先把文化设施硬件建设考虑其中,请看下面这些令人羡慕的规模:

一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西北电力系统第一家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设有19个功能厅室。

一投资100多万元对厂前区进行了改造,坚持美化绿化环境,修花坛、建草坪、植树、建花园,实现了四季长青,三季有花的花园式工厂的格局。

一下力气改造通讯设施,全厂1700多户职工家中户户安装了程控电话。

一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改造了闭路电视网和广播线路,实现了幢幢楼前广播响,24个频道的节目送到职工家。

秦岭电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抓“硬件”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同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立足于从具体事情抓起,找准切人点和结合点,把精神文明建设这篇文章做足做活。

1996年厂领导班子讨论“厂区禁止吸烟、严格劳动纪律、佩戴出人证进厂”三个制度,当时,吸烟是57岁的孙德琳副厂长唯一的嗜好,而他在会上首先表态,会后毅然戒烟,党委副书记程德剑在这之前就下决心戒了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厂领导的文明举动,就象一石击水,泛起的涟漪不断扩大,如今在这个百万大厂里找到一根烟蒂是很难办到的事。

燃运二分场工作环境差,条件苦,过去这里新工人不愿来,老职工不安心。这个分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从增强职工对岗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出发,自己动手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煤场和输煤皮带的污染,幽雅宜人的环境替代了昔日的脏乱差。还坚持开展“找问题、送服务;找困难、送温暖;找优点、送鼓励;找兴趣、送引力”的四找四送活动,建立了“红娘奖”为10余名大龄青年搭起了鹊桥,建立起了“夺魁奖”、看望病号,干部拜访职工家等制度。他们就是这样虚功实做,把职工的心连在了一起。近年来,竟没有一名职工因嫌弃这里而要求调出,反而成了厂内许多职工向往的地方。

电气运行二分场值班员操作次数频繁,且责任重大。他们针对青工占80%以上的现状,在创建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职工学技术、学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对安全先进个人大力弘扬,在分场树起了6名标兵,先后破格选拔了4名安全先进个人担任了班长,建立起了青工成才奖励基金。这些措施激励了青工学习技术的热情,他们纷纷告别麻坛和酒桌,出现学习技术热。至去年底,103名运行职工中,就有49名人安全操作超万次,值班员田晓峰已实现安全操作3.8万次,分场实现安全生产超900天的纪录。 (史应照)23

上篇:没有了
下篇:百万职工迎香港回归知识竞赛试题征订启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5/27/2210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