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云
香港是个富裕社会,但工薪阶层没有“铁饭碗”,大多数也没有退休金,一般市民不能象在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失业后获得救济,年老所得高龄津贴远远不足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港英政府并不承担供养社会成员的责任,于是种种民间慈善事业便应运而生以担此任,募捐活动十分盛行。
最大众化也最为常见的募捐活动是“卖旗”;在政府机构审核和安排下,学生们受一些慈善机构委托,在每周六早上向行人劝募,赞助人投入一枚硬币或一张纸币在学生所持的钱箱里,学生便将“旗仔”(小标贴)贴在他的衣襟上,以示做了善事。虽然每个人付的款是小数,但有几千学生出动,一天总能募得几十万到百万元。
一项“步登怡和大厦”的慈善筹款活动,吸引了300多名怡和集团职员及他们的亲友。他们一同跑步登上高49层、185米、有楼梯千级的怡和大厦顶层,结果共募得善款25万元。第一位到达终点的是一位10岁的外籍小姑娘,以10分钟完成全程。最有趣的是,一位年仅二岁半的小童在母亲的陪同下一步步拾级而上,以40分钟时间走完全程,虽是所有参加中到达终点最慢的,但赢得众人嘉许,他个人因而筹得1万元。与登楼方向相反,炎炎夏日,4名英军士兵从200米高的合和中心沿绳坠下,虽然凌空飘摆,惊险万分,但最终成功着地,创下坠下最高楼宇的世界纪录,且为香港“肾病
基金会”筹得50万元善款。
在启德机场停机坪举行过一次企图破世界纪录的体力活动——60名警务人员为筹募善款而拖动一架重170吨的波音客机,很多人在旁呐喊助威。他们的目的是要在67.5秒内将客机拖行100米,打破英国警察和消防员所创下的纪录,结果花了71.43秒,未能如愿以偿。此次活动为严重伤残人士筹得善款超过15万元。
节日是募捐的好时机,投合人心,可以事半功倍。一年圣诞节前,香港电话公司为庆祝香港第一千部按钮式公众投币电话机安装完成,推出一项“打电话给圣诞老人”慈善活动。在12月7日至25日期间,不论日夜,任何人士使用遍设全港的1000部按钮式公众投币电话机,放入1元硬币,然后按下“00(粤语)”或“11”(英语),便可听到“圣诞老人”一段约为30秒钟的录音讲话,其后可在约20秒钟内讲述自己的圣诞愿望。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们听到“圣诞老人”的声音而兴高彩烈,纷纷向“圣诞老人”讲述自己的愿望。举行期间共打出25000次电话,香港电话公司将有关收益全部拨捐一家专门收容来自破碎家庭儿童的儿童院。
“饥馑三十”是另一项慈善筹款活动,参加者为救援落后的国家人民,自愿挨饿30小时,藉此体会饥饿者的痛苦,除自己捐款外,也以此号召社会人士解囊,饥馑营在每隔两秒一响的铜锣中揭幕,表示地球每隔两秒就有一个人直接或间接死于饥饿。
与“饥馑三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减肥筹款”。两位汇丰银行经理公开声明减肥,该机构内的雇员则以金钱募捐的方式表示支持。经过约一年后,两位经理共成功地减去26公斤体重,筹得善款120万元,交给了“香港公益金”组织。